水稻稻曲病拮抗菌的筛选和抗性研究.pdfVIP

水稻稻曲病拮抗菌的筛选和抗性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届全国微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及成果产业化研讨会 湖南师范大学 水稻稻曲病拮抗菌的筛选及抗性研究 兰时乐陈海荣肖宏英刘小玲江来辉 (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长沙410009) 摘要:试验筛选出对水稻稻曲病具有防治效果的18株细菌,在离体条件下测定它们对水稻稻曲病菌的 拮抗能力。选用其中拈抗作用较强的2个菌株AI、H一5l,分别进行了抑菌率、致畸性、对孢子的萌发影 响以及菌株对水稻的促生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液对水稻稻曲病菌的抑制率最大分别为67.66% 和62.8%,对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抑制率分别为77 37%和59.74%,但对水稻的促生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拈抗菌,水稻稻曲病,生物防治 水稻稻曲病(Ustilaginoidea 产区分布较为广泛且日趋严重Il‘2’3’4]o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稻曲病在我国的发生面积明显增大, 不仅危害稻谷,而且引起人畜慢性中毒p’6J。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7.8.91,虽然取得 了一定效果,但也带来了药物残留、污染环境、病原菌抗药性产生等问题。近年来,利用拮抗性微 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较快。在水稻纹枯病、白叶枯病、棉花黄萎病、黄瓜枯萎病、辣椒疫 道。本研究针对湖南省稻曲病的发生规律,进行拮抗细菌的筛选和室内拮抗性研究,以期为稻曲病 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病原菌:稻曲病菌,采自发病严重的稻穗,由作者分离保存。 分离物样品:采集的稻田表层土样、水稻根际土样和稻曲病粒。 供试水稻品种:威优64,购于市场种子专店。 1.2试验方法 1.2.1拮抗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将稻田表层土样、水稻根际土样准确称取109放入100mL带玻璃珠的无菌水中,按浓度梯度法 长出菌落后,挑取菌落形态相异的单个菌落,经反复纯化后,保存于LB斜面上待测。 将采集的稻曲病粒用无菌水反复冲洗5次后,直接接入LB平板中央,培养24h,分离、纯化病 粒四周的细菌。 1.2.2 分离菌株拮抗作用测定 所有分离保存的细菌通过双培养法测定其对稻曲病菌的拮抗活性,具体方法参见文献㈨”1。选 择生长较快、抑菌作用较好的菌株备用。 1.2.3拮抗菌对稻曲病抑菌率的测定 将分离纯化的菌株用LB液体培养基培养至产生芽孢后,离心收集上清液,用G6型沙芯漏斗去 除残余菌体,制得无菌滤液。用打孔器打取06ram的PSA培养基培养的稻曲病菌边缘菌块,于用无 菌水系列稀释的无细胞液中浸泡30s后, 兰时乐等:水稻稻曲病拈抗菌的筛选及抗性研究 161 置于PSA平板上28℃培养72h,同时用无菌水设对照,每处理重复三次,测量 菌落直径大小。按下式计算不同菌株的抑菌率。 抑菌率(%)=对照菌落直径一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100 1.2.4拮抗菌株发酵液对稻曲病菌丝的致畸作用 成芽孢后,离心,收集上清液,用G6型沙芯漏斗制得无菌滤液。按1:4比例与冷却至室温的PSA 下观察。 1.2.5拮抗菌发酵液对稻曲病孢子萌发的影响 斜面培养6d的稻曲病菌,用无菌水调制成孢子悬浮液滴加到凹玻片上,风干,再滴加发酵上清液, 以滴加无菌水的处理为对照,每处理重复5次,置于28C恒温箱中进行孢子萌发试验,48h后镜检 萌发结果,并计算孢子萌发率。 1.2.6拮抗菌促生作用的测定 将培养的拮抗菌发酵液用无菌水调整细胞浓度为108cfu/mL,然后加入59种子,室温下浸泡12h, 50株稻苗洗去根部泥土,计算发芽率,并测量株高和根长。以清水浸种为对照。 2 结果与分析 2.1拮抗菌的分离 从不同稻田土壤中分离出114个细菌菌 株,其中有18个菌株对【詹ffj铅伽。汝。,n。。. 查!苎苎竺苎竺苎竺苎 (cke)Tak表现了明显的拮抗作用。经过离体 测定,有2个菌株对稻曲病菌有较强的抗性 (Al、H--51)占1.75%;拮抗能力中等的菌 株4个,占3.5l%;略有拮抗能力的菌株12 个,占10.53%,但从稻曲病粒上分离的5个 菌株,未表现拮抗作用。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