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段爱菊等:玉米不问品种对棉铃虫抗性母f究
玉米不同品种对棉铃虫抗性研究
段爱菊韩桂仲刘顺通
(河南省洛阳农业科学研究所 洛阳471022)
摘要通过室内养虫,田间套袋接虫对11个玉米品种进行了抗棉铃虫鉴定,l孔幼虫重、蛹重、
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单雌卵量等作为评判指标。采用平均级值法作为相对抗性评价标准.结
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棉斡虫的抗性存在差异。
关键词玉米棉铃虫抗性
armigeraHi.ibner)的适宜寄主,玉米田是棉田棉钤
玉米是棉铃虫(Heticoverpa
虫发生的重要虫源田。棉铃虫第三代卵分布较分散,其中玉米上的比例较高,又据报道,
与棉花同期生长的作物:玉米田虫量远远高于棉田,对这类田的防治常被忽视,其种群处
于自然生态条件下,内禀增长率很高,随着玉米的收获,成虫转移到棉田,形成叠加种群,
在叠加种群中,扩散的虫量占主体,常年数量在90%上下。因此玉米田棉铃虫的生存状况
如何,直接影响棉田棉铃虫的发生程度。探明玉米品种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明确品
种对棉铃虫的抗性,对于制定棉铃虫综合治理对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l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供试虫源为人工饲养的棉铃虫初孵幼虫,供试玉米为当地普遍种植的11个单交种。
l 2试验方法
1.2.1 室内齐虫在玉米大量抽丝时开始分品种用玉米嫩穗室内养虫。每个玉米品种接初
孵幼虫30管,每试管l头,按品种对试管编号。2~3天换一次新鲜的玉米雌穗。幼虫老熟
时转入有机玻璃杯中,杯中加6cm深的壤土以便幼虫人土化蛹,每杯一头幼虫。每天记载
幼虫的存活、龄期,4龄第二天称虫重;记载化蛹时间、存活情况,化蛹第二天称蛹重;记
载蛹的羽化时间,羽化当晚分品种将雌、雄蛾各l头放人特制的产卵笼内,内放蜂蜜水,
每天换蜂蜜水、产卵纸一次,记录产卵数量,直至成虫死亡。
1.2.2田间接虫在玉米大量抽丝时剥开雌穗顶尖的苞叶,将初孵幼虫接人雌穗上,每穗5
头幼虫,每品种接20株,其中10株雌穗用硫酸纸袋套住。当室内幼虫大部分进人4龄后
剥穗检查田间幼虫存活情况,幼虫龄期。
2结果与分析
2 1 室内养虫对各龄期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试验结果见表1。不同玉米品种各龄幼虫存活率有较大差异。掖单19、农大108各龄
幼虫存活率均在90%以上,掖单22的3、4龄幼虫存活率均为100%,而6龄幼虫存活率
仅为66.7%。不同玉米品种均以4龄幼虫存栝率较高94%以上(白玉10978.3%除外)。
852 面向21世纪的植物保护发展战略
由此可见不同玉米品种对棉铃虫幼虫各个龄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是不同的。
表1 玉米不同品种对柿特虫各龄幼虫存活率的影响 (洛阳农科所
2.2确立抗性指标
用不等重复单项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幼虫重、蛹重、幼虫历期、蛹期等4
项主要的幼虫生长发育指标在各品种间的差异,幼虫重、蛹重达极显著水平,蛹期、幼虫
历期差异不显著。说明玉米对棉铃虫的抗生性主要表现在幼虫重、蛹重上。幼虫重和蛹重
是反映棉铃虫取食危害和发育状况的两个重要指标,蛹重还影响羽化后成虫的产卵量从而
影响下一代虫口基数。另外,幼虫总存活率,单雌卵量、化蛹率在各材料间也存在明显差
异。农大108幼虫总存活率为86.7%,而白玉109仅为40%;掖单19单雌卵量为1453粒,
掖单2号仅为348粒;丹玉13的化蛹率为90%,掖单2号仅为56.2%。为此,以幼虫重、
蛹重,幼虫总存活率、化蛹率,单雌卵量五项为抗生性指标。
2.3评定抗性级别
用5项指标对各鉴定材料进行相对抗性分级。先以等距法将各指标分为5级,l级为高
抗、2级为抗、3级为中、4级为感,5级为高感,分级标准见表2。以各项标准的平均值为
品种的最终评判标准,结果见表3。
表2玉米不同品种对棉铃虫的抗性分级标准 (洛阳农科所
2.4田间接虫幼虫存活率情况
由于受气候,天敌因素的影响,田间接虫幼虫存活率比较低,最高掖单19为38%、最
低农大108为4%,且田间幼虫发育不整齐,历期较室内长。不套袋幼虫在田间活动是随意
、旃动性的,不作为评判标准。
段爱菊等:玉米不同品种对棉铃虫抗性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溶胶法制备(Fe-%2c54-Co-%2c37-Ni-%2c9-)-%2c10-(SiO-%2c2-)-%2c90-合金纳米颗粒体的结构与磁性研究.pdf
- 舌骨下肌群和喉内肌同步肌电研究.pdf
- 晚期癌症研究和治疗新思路——微调阴阳平衡法.pdf
- 热敏高分子修饰的铁钛菁作为辣根过氧化物酶模拟酶地研究.pdf
- 球载核径迹探测器用于的研究重核辐射生物效应.pdf
- 神经病学的中西医结合的研究.pdf
- 微小尺寸精度图像处理检测系统地研究.pdf
- 山西荞麦灌肠的工业化生产的研究.pdf
- 亚硝酸根在GC%2fAQ-Os(bpy)32%2b%2fPVP复合修饰电极上还原机理地研究.pdf
- 阵发性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GPⅡb%2fⅢa表达与纤溶活性的研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