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的中西医结合的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 文 摘 要 171 论·文摘要 · 神经病学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杨任 民 洪铭范 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 (合肥230031) 自1958年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研究以来,神经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辨 证与辨病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中医与西医治疗方法相结合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通 过现代科学的实验手段揭示或证实了中医药的有效机制;初步建立了中医证候的动物模型与实验室指 标,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科学的方法与依据。 研究成果概况 1.脑血管病 1()缺血性脑血管病 ①活血化痕药: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川芍、红花、丹参、当归、银杏等提取物药物具有 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粘、凝功能等作用。可增加脑缺血动物模型的脑 血流量,对缺氧脑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②复方制剂:近年补阳还五汤的研究更为深人,不仅证实了其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对其有效机 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在辨证施治基础上创立的新方药、新剂型在临床也得到广泛使用。如活血D号注 射液、清开灵注射液、活血注射液、蜓蔑口服液、护脑素胶囊等。 (2)出血性脑血管病:活血化OCI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是近年在学术上有关脑出血中医药治疗探讨 的热点之一。有认为其可促进血肿吸收,改善预后。有认为其具有较强的促纤溶和抗凝作用,有诱发 活动性出血之虞,应进一步严密观察,作出更客观的评价。 2.0痈 近年有关中医药治疗癫痈的研究颇多。报道的方药有愈痈散、宁痛散、止痈散、抗痛散、抗痛胶 囊、草果知母汤、青阳参、白胡椒中提取物、狼毒大戟碱性提取液等,但确切疗效均需进一步探讨。 3.锥体外系疾病 (1)帕金森病:20年来中医研究大多认为本病系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肝风内动兼有气滞血痕 主张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遣方用药,如大补阴丸、定振丸、大定风珠、地黄饮子、导痰汤等加减;也 有拟协定方治疗,如中药PD冲剂;一般认为合用中药较单纯西药疗效为优。 (2)肝豆状核变性:夭量研究证实肝豆汤不仅能较好改善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症状,而且具有显 著尿排铜作用。配合西药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总有效率达93.06% 4.神经免疫性疾病 (1)多发性硬化:有报道认为本病可分为肾阳虚亏、痰湿化热、肝肾阴虚三型,合用中药治疗可 11: 中国中西医结台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 缩短急性病程,减少副作用,降低复发率。 (2)重症肌无力:单纯使用中药治疗的报道较少。大多以中药合并西药同时治疗。认为中西医结 合治疗可减少抗胆碱醋酶药及强的松等西药的用量,使AchR一Ab滴度下降 5,老年期痴呆 (1)老年性痴呆: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医认为老年性痴呆的发生以脏腑气血虚损为本,痰 寮闭塞清窍为标。多采用培补肝肾,活血化痰方药。实验研究表明针灸醒脑开窍针法也具有改善快速 老化痴呆模型SAM鼠学习及记忆能力的作用。 (2)血管性痴呆:临床多根据症状辨证施治,也有报道长春胺一30,脑灵汤、益智胶囊等单味药 物或固定方治疗者。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中药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思路、方法与展望 1.古典文献的整理,提取和发掘精华,为中西医结合研究选择正确的命题。 2.强调循证医学,重视临床资料科学化,以便使研究指标规范化、标准化,数据和结果更为可 信,并与国内、国际的研究接轨。 3.正确选用实验模型。目前我国已成功建立了数十种中医病证模型,但在具体实验中应根据实验 目的进行选择。 中西医防治肿瘤的成绩与思索 林 洪生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北京100053) 本文通过对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工作的回顾,总结了40年来临床与实验工作所作出的巨大成绩, 文章概述了基本得到国内外认可的结果。临床研究 1.证实中药可以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如 骨健抑制、胃肠道不良反应,免疫功能低下,以及影响心脏 、肝脏和肾脏功能。放疗还有上述副作用 , 放射线损伤,中医药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这些不良反应;合并中药还可以增加放化疗疗效。2.对于已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