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雪宫两个问题的再探讨
姜健
众所周知,雪宫约建于公元前600年——585年,距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春秋
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标志性高台建筑。据《晏子春秋》逸文载,齐景公曾在雪宫送
过晏子;《孟子?梁惠王下》记载,战国时期,孟子曾在雪宫进见齐宣王,并且提出了“与
民同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
下”的民本主义观点,在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传说,无盐女钟离春也是在雪宫进谏齐
宣王“四殆”的。
目前的临淄齐文化研究者对雪宫有两个观点,第一,关于雪宫的具体位置,大家都
认同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临淄曹村人李春阳编著的《临淄县志》中的记载,认为雪
宫台遗址位于临淄区皇城镇曹村(原名雪宫村)以东。而且,曹村的确有古台遗址,现
台高4、5米,南北长30米,东西宽50米。第二,就雪宫的性质而言,大家一般认为,雪
宫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宫外之宫,是齐王的离宫别馆(所谓离宫别馆,就是指国君的
休闲别墅。相当于清朝的避暑山庄)。其中,第二个观点是第一个观点所派生出来的——
雪宫既然在大城外,自然远离王宫,是离宫别馆。
笔者认为这两个观点有误。第一,就雪宫的位置而言,不在大城之外的曹村,而是
在大城之内今齐都镇傅家庙村一带;第二,就雪宫的性质而言,雪宫在春秋时期的齐公
宫内,是宫内重要建筑,非离宫别馆。应该说,笔者的观点并非新颖,早在90年代初曲
英杰教授就已经在齐文化丛书之《齐都临淄城》中有所论及,在04年齐鲁历史文化丛书
之《齐国故都临淄》中更进一步做了阐述。笔者认真拜读了曲教授的大作,对其观点和
论述十分赞同,并也做了一些相关研究,现拿出来与诸位区内、国内齐文化研究界前辈
探讨交流,以廓清雪宫的事实真相。
就目前的文献记载而言,关于雪宫具体位置的最早记载,是成书于唐宪宗元和八年
(813年)、由李吉甫撰写的《元和郡县志》(也叫《元和郡县图志》)。在《元和郡县志》
的《河南道临淄县》中,明确记载“雪宫,在县东北六里……”。到了明代,李春阳在修
《临淄县志》时,误把“县东北六里”当成了“大城东北六里”,因而把据大城东北六里
的曹村古台考证为了雪宫台,致使雪宫台的位置以讹传讹,错了四百四十四年。
笔者认为,欲搞清雪宫的位置,必须首先要弄清楚《元和郡县志》中所说的“县”在
何处。《元和郡县志》既是唐代的地理名著,书中所指的县当然应该是唐代的临淄县。而
且《元和郡县志》以贞观(627—649年)时划分的十道为纲,那么顺理成章,书中所指
的临淄县也应是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年)的临淄县。据史载,隋开皇十六年(596
年),撤高阳县,重设临淄县,县治移入今临淄故城。隋大业三年(607年),临淄县属北
海郡;唐武德四年(621年),临淄县属青州;天宝元年(742年),临淄县属北海郡;乾
一65—
元元年(758年),临淄县属青州,五代及北宋相沿。由此可知,自596年起,临淄县的
上级隶属虽多变,但县治始终在临淄故城范围内。我们知道,现在的老县城(今齐都镇
政府所在地)是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年)以后修建的,显然不是唐代的临淄县城;现
在的老县府(今色织布厂)是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左右修建的(元代的临淄县衙在
县城西北),显然不是唐代的临淄县衙。那么,唐代贞观年间的临淄县城、县衙究竟在何
处呢?我们可以从另一部唐代地理名著、贞观十二年(638年)到贞观十六年(642年)
李泰、肖德育等人修撰的《括地志》中找到答案。据《括地志》记载“营丘,在青州临
淄县北百步外城中……”。意思是唐代的临淄县城(临淄县衙),在营丘正南一百步。此
处的营丘,指的是今天的桓公台。唐代的一步,规定为五尺。唐代的一尺(有大尺、小
尺之分,大尺约30厘米,小尺约25厘米),按大尺合今约30厘米,那么一步约为今1.5
米,一百步为150米。也就是说,唐代的临淄县城(临淄县衙)在今天的桓公台正南约
150米处,今齐都镇小徐家村北。
那么。唐代的临淄县城(临淄县衙)的规制大体是怎样的情形呢?曲英杰教授对此
进行了大量细致严谨的考证,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笔者深以为然。曲先生对《括地志》
的记载“营丘,在青州临淄县北百步外城中”、《元和郡县志》的记载“营丘,在县北百
步外城中”、 “晏婴墓,在县东jgS--里”(唐代350步为1里,合今525米o3里,约1575
米)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唐代的临淄县城,在临淄齐国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pptx VIP
- 太太药业系统切换策略-太太基因20030718.doc VIP
- 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控制系统设计.doc VIP
- SAP ERP_委外业务操作手册_v1.0.doc VIP
- 党课:2025年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在正风肃纪中砥砺前行PPT党课.pptx VIP
- 动物防疫技术 动物疫病免疫学检测技术 2动物疫病控制-实验室检测-动物疫病免疫学检测技术.ppt VIP
- 2025年兵团连队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 SAP上线准备策略及上线支持策略讨论纪要.doc VIP
- 四年级数学-课前三分钟讲稿-三角形和四边形-图形稳定性的应用--精品课件.ppt VIP
- 02-全员培训-U9cloud全产品介绍.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