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织液流动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到组织液的流动速度会减小,从而解释了循经感传受压阻
滞的现象。反之,如果在体表形成负压区,则有利于组织液的流动,解释了中医拔火罐的
治疗机理。
(4)根据胶原纤维对肥大细胞表面剪切应力的影响可以解释人体胶原纤维与针刺信号
传导的关系。当组织中的胶原纤维结构被破坏,组织间隙的多孔率会增加,根据模型计算
结果肥大细胞表面的剪切应力就会降低,肥大细胞脱颗粒功能将受到减弱,从而可以解释
穴位上注射胶原酶IV会对针刺信号传导起阻断作用的实验现象。
AdvancedintheResearchonMeridians
ofTCM
DingGuanghong
ResearchCenteron and
Meridians,Fudan
Shanghai Acupuncture University
微透析采样技术在中医及针灸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葛林宝徐鸣曙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200030)、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200433)
随着微透析的发展与改进,一些研究人员已成功的将其应用范围从神经科学领域扩展
至药理、药物代谢及临床神经病学等的研究中。
但总体分析,到目前为止,微透析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范围狭窄、数量有限。而
且相关文献多集中于对中成药的药理研究,对针刺的研究只有个例报道。‘我们认为微透析
在中医、针灸的研究领域有很广阔的前景,现就其应用现状做一简要分析:
1.应用现状:
1.1针灸:
郭景春等(1)采用微透析观测了电针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EAA)
水平的影响,发现缺血时谷氨酸及门冬氨酸含量明显升高,脑缺血再灌后含量逐渐回降,
电针组上述两种氨基酸含量在缺血中及再灌后均明显低于造模组。任秀君等(2)报道的结
果与之相似。
1.2中药:
Zhu等(3)使用微透析技术作为一种给药途径,研究了从中药石杉中提取的新的胆碱
酯酶抑制剂一石杉碱对大鼠大脑皮层中乙酰胆碱和生物胺的影响。该药物可增加皮层中乙酰
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含量,并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 ,
Tsai等(4)‘同时应用三根微透析探针,从血液、海马和胆汁三个方面同步进行了黄
芩素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并使用工具药——环孢霉素A研究了P一糖蛋白对该药代谢的影响。
‘陈文雁等(5)利用微透析观察了突触前阻遏剂川楝素对纹状体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
水平的影响,探讨了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李菊等(6、7)分别观察了丹参注射液和五菟颗粒剂对wistar大鼠海马细胞外液兴奋
性氨基酸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这两种药物都可以减少脑缺血时海马细胞兴奋性氨基酸
的释放,对脑脑组织起保护作用:而程敬君、刘军等(8一10)应用脑内微透析技术动态观
察发现沙土鼠前脑缺血后,细胞外液半胱氨酸、谷胱甘肽、兴奋性氨基酸及N0代谢产物浓
度迅速升高,丹参可降低半胱氨酸、谷胱甘肽、兴奋性氨基酸及NO代谢产物水平,从而发
挥脑保护作用。
陈国俊等(11)应用微透析发现黄芪皂甙未能使谷氨酸在缺血/再灌流时的释放明显
下降,但能降低梗塞灶含水量。
曹建淳等(12)采用脑内微透析,观测到大鼠海马在脑缺血时的EAA明显升高,且缺
血越重和时间越长EEA释放就越多,经过丹参治疗后细胞外液中的EAA明显降低,从而减
轻了EAA对脑的损伤,起到脑保护作用。
于仁娈等(13)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Ob)对清醒大鼠四血管阻断脑缺血——再灌注模
型海马细胞外液E从释放的影响。结果提示:大鼠脑缺血后,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明显升高,
并与缺血程度呈正相关;再灌注后,EAA还会短时间内进一步提高。而EGb能明显减少缺
血一再灌时脑细胞EAA的释放,这可能是EGb对脑缺血一再灌损伤的保护机制之一。
2.应用前景:
笔者认为如能将这种先进的微量采样技术用于研究中医药和针灸,将有利于发现机体
在中医、针灸干预下内部的动态变化规律,这符合中医“因时制宜”的理论,其结果也能
推动时间医学的发展。此外,由于该技术创伤小,可多个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能源发电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未成年人出游免责协议书5篇.docx VIP
- 八年级体育教育教学计划..doc VIP
- 劳动教育(微课版):认识劳动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特高压输电系统温室气体减排方法学.PDF VIP
- (高清版)DGJ 08-2173-2016 展览建筑及布展设计防火规程.pdf VIP
- 高中英语【拓展阅读】Before You Feel Pressure 双语课件.pptx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 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完整版.pptx VIP
- 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25年1月份修订).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