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7卷增刊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01.27
11塑生塑 !竺翌型坚!竺!!!旦坐型!!f盟业!!!!坐坚》 墅e:!!塑
催化动力学法测定痕量铜(Ⅱ)的新指示反应研究
黄溯源,章晨峰,高水英
(南昌大学化学系,江西南昌330047)
摘要:根据铜对过硫酸铵氧化愈刨术酚的催化作用,建立丁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
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O~7.2,ug/L,检出限为48.6ng/L,
关键词:催化动力学;光度法:铜
中图分类号:065 文献标识码:A
利用氧化剂直接氧化有机还原剂作为指示反应,应用于铜的催化动力学测定的研究较
多,但用铜催化过硫酸铵氧化愈创术酚的指示反应未见报导.实验发现,在硼酸一氢氧化钠
缓冲体系中,愈创木酚可在铜(Ⅱ)催化下,被过硫酸铵迅速氧化成四愈创木酚而显色,本文
详细研究了这一新指示反应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催化动力学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该
法应用于铅锌矿废渣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1实验部分
温水槽;pHs-2C型酸度计.
铜标准溶液:用分析纯铜配制成含铜1g/L溶液,用时逐级稀释;硼酸一氢氧化钠缓
冲溶液(pH;9.2);o.27tool/L愈创术酚溶液(50%乙醇);o.01tool/L过硫酸铵溶液.
mL过硫
氢氧化钠缓冲溶液和适量铜标准溶液q}催化不加),然后于2支比色管中加入2.0
rain,于475nril
酸铵,迅速稀至刻度并摇匀.于601C恒温槽中加热8rain后流水冷却5
处,用1cIn比色皿,以水为参比,分别测量吸光度一(催化)和A。(非催化),计算△
A=A一彳0.
2结果与讨论
2.1吸收光谱
按实验方法在UV-220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扫描,其最大吸收在475nm处.
2.2最佳条件的选择及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实验表明,pH值在8.8~10.0之间△一较大,选定为9.2,0.27tool/L愈创木酚溶液
tool/L过硫酸铵溶液
用量在0.4mL时△彳最大;缓冲溶液用量为2mL;△4随着0.01
收稿日期:1999-06—10
作者简介:黄湘源(1939-),女,教授.
基金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1249)
增刊’ 黄湘源等:催化动力学法测定痕量铜(Ⅱ)的新指示反应研究 ·197- ÷
蠹 的用量增加而线性增大,以2力碱为宜.反应温度在50~70℃间△一呈线性上升,老后转
rain
图。最dx--乘法拟合。求得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4.4kJ/reel;反应时闯在4~8
阐△』较大,之后逐渐下降,将其选为8rain,在2~4rain内以△一对时间作图,最小二 j
乘越合,求得表观速率常数置=1.90×10~/s.
2.3线性范围与回归方程 =
以固定时间法进行实验.取不同量的铜标准溶液按实验方法测定,以△■对铜含量作图 ‘j
、
得到铜的工作曲线.该曲线线性范围为0--7.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单克隆抗体探测蛋白质折叠机制微量热研究.pdf
- 动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实验胚胎学研究.pdf
- 电子散斑于涉技术在微重力研究中应用.pdf
- 多元酚型苯并恶嗪和其制动材料耐热性的研究.pdf
- 电子转移反应性取向依赖分析——Mn<'2%2b>(H<,2>O)<,2>%2fMn<'3%2b>(H<,2>O)<,2>反应对电子相关水平研究.pdf
- 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及其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研究.pdf
- 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乳胶粒生长过程TEM研究.pdf
- 除草剂乙氧呋草黄合成研究.pdf
- 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铜锌铜三核配合物合成、晶体结构研究.pdf
- 从枳实中提职辛弗林最佳工艺条件研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