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B沸石焙烧脱胺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
——无氧分解
陈学艺 刘希尧’ 祁晓岚
(北京燕山石化集团公司研究院,北京102549)
焙烧脱胺直接影响分子筛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近年来,一些学者较多
应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p沸石在有氧条件下的脱胺过程n。1,但对惰性气氛中模板剂烧脱行为较少
注意。众所周知,焙烧气氛的变化必然会影响胺的烧脱,进而还会影响拂石的性能和结构,因此,研
究无氧条件下焙烧脱胺机理对选择合适的脱胺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项研究采用原
位红外光谱并结合热分析手段考察了氩气氛下口沸石的焙烧脱胺过程。
mL/min。为除尽焙烧脱胺产
本研究所用p沸石原粉及试验方法与前文相同,气体流速均为40
K,如图1所示。
物,热分析的升温范围由室温升温到1273
结果表明.8沸石原粉在氩气中焙烧出现四个失重区域,
I区300~423 K和IV 、、
K,I区423~650K,Ⅲ区650~800
区800~1 DTG .
273
K。失重百分比分别为0.99%,7.17%,7.76%
和1.80%,DTA曲线显示这四个区域在焙烧过程中均吸收o∑
TG
热量,从尾气酸碱性检验得知,I、Ⅳ区为中性,Ⅱ、Ⅲ区显碱 _
、————————~
V
性(pH=8~9)。图1中有三个现象值得注意,即:I区DTG ‘
\/ D呵A
●
曲线上有三个拐点,Ⅲ区DTA曲线上显示两个吸热峰,『v区
、————、一,
TG曲线仍有持续失重,失重的幅度远比该温度范围的氢型
1 V
和钠型口沸石大。为了进一步跟踪这个复杂的变化过程,确定 EN。。
的待测温度点较多,图2中给出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温度点: 500、0 1000.0
300 温度/K
K、423K、473 K、673
K、573 K、773K和823K。根据光
谱分析证据,结合热分析划分的四个失重区域。笔者认为氩气图1 B沸石原粉TG—DTG—DTA曲线,
氛下脱胺同样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氩气流速40mL/rnin
第一阶段(300~423
K):失水。该区的光谱变化与空气焙烧情况相似,表明失重的主要原因是
物理吸附水脱除,DTA吸热也证实了这个结论。这与众多的文献报道是一致的o‘3]。
第二阶段(423~650
K):Hofmann低级降解。光谱中脂肪族基团的甲基和亚甲基伸缩振动峰
(3000~2800
cm-1)随温度升高相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Bi、Zn掺杂PNN-PZ-PT系压电陶瓷电畴结构TEM研究.pdf
- C波段双模多极化移相器探究.pdf
- MOVPE有CdTe衬底损伤层研究.pdf
- 氨基酯丙烯酸酯树脂(UAR)%2f环氧树脂(epoxy)SIN表面现象探究.pdf
- 超细粉体金属四氮杂卟啉网状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光敏化与对Li%2fSOCl-%2c2-电池的催化作用研究.pdf
- HgCdTe分子束外延衬底温度辐射研究.pdf
- 丙烯腈%2f丁二烯%2f苯乙烯嵌段共聚材料地研究.pdf
- MWK型模糊温控制仪地研究.pdf
- SAXS法研究胆固醇(Cholesterol),CaCl2溶液对卵磷脂(PC)生物膜通透性影响.pdf
- 雹云中冰相过程探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