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岩石圈研究现状主要成果与亚洲岩石圈研究展望.pdfVIP

中国岩石圈研究现状主要成果与亚洲岩石圈研究展望.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岩石圈研究现状主要成果和亚洲岩石圈研究展望 李廷栋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一、 中国岩石圈研究现状 l,区域地球物理探测:图中红色为工作程度较高地区;黄色与绿色为工作 程度较低地区。已完成全国陆域1:100万重力测量 2,区域航空磁测:各种比例尺航磁测量,陆域基本全覆盖(935万kin2); 航磁855万km2;1:25万一1:20万航磁304万km2。 3,区域地球化学探测:全国已完成区域化探面积670万km2,其中1:20万 化探面积602万km2。结合农业地质调查,完成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105 万km2。 4,地球物理调查剖面:以宽角反射/折射地震剖面和重力调查为主的地球 物理探测剖面完成140多条,总长度为46000km。 5,14条地学断面: (1)西昆仑一塔里木一天山,1200km; (2)天山一准噶尔一阿尔泰,900km; (3)亚东一格尔木,1400km; (4)格尔木一额济纳旗,900km; (5)湖北隋州一内蒙古科尔沁旗,1200km; (6)广州一巴拉望,1800km; (7)内蒙古满洲里一黑龙江绥芬河,1300km; , (8)内蒙古乌珠穆沁旗一辽东东沟,960km; (9)江苏响水一内蒙古满都拉,1200km; (10)上海奉贤一内蒙古阿拉善左旗,1700l(m: (11)青海门源一福建宁德,2200l(IIl: (12)安徽灵壁一上海奉贤(HOl3),470km; (13)阿尔泰一四川黑水一福建泉州,5000km; (14)云南遮放一马龙;745km. 6,其中有5条(实际为7条)断面跨越中国大陆全境: (1)阿尔泰—准噶尔一天山和天山一塔里木一西昆仑断面; (2)亚东—格尔木和格尔木—额济纳旗断面; (3)阿尔泰一黑水—泉州断面; (4)江苏响水一内蒙古满都拉断面; (5)内蒙古满洲里一黑龙江绥芬河断面。 7,出版系列图件:近年来,中国出版了许多有关岩石圈研究图件,代表性 图件主要有: . (1)14条地学断面图; (2)1-500万中国及其毗邻海域航空磁力AT异常图; (3)1:500万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一地球物理系列图; (4)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图集; (5)1-500万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图; (6)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 (7)中国地球物理图集。 二、主要研究成果 2001--2006年国土资源部实施了“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专项研究计划, 对中国已有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学断面研究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建 立了“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数据库,计划出版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系列专著 10部,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图集一册,约100余幅图件。这些专著和图件全面 总结了中国岩石圈研究成果和特点,其主要成果列举几点如下: 1, 建立了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数据库 这个数据库由14个子库和两个总库组成,共收录地球物理剖面140条,数 据量300GB;古地磁数据1460个:地球化学数据2000余个;大地热流数据1161个. 它的建成为中国岩石圈探测研究信息化和数据共享奠定了基础。 2,建立了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模型 研究证明,中国西部与东部岩石圈与软流圈结构存在很大差异 西部:岩石圈、软流圈“层状结构”明显,岩石圈很厚(130--200km),软流 圈较薄(40100km)。反映板块碰撞汇聚环境。 东部:岩石圈、软流圈呈“块体镶嵌结构,岩石圈很薄(50—100l【m),软 流圈很厚(200--300km),反映软流圈物质上涌 和岩石圈拉张减薄。 3,东亚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呈“块体镶嵌结构 .从左边北京一日本海(400N)和伊朗一东海盆地(300 N)Vp速度分布图上可 2 以看出:在50—250km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