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两次日本宪政警察与预备立宪的师日取向.pdfVIP

清末两次日本宪政警察与预备立宪的师日取向.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清末两次日本宪政警察与 预备立宪的师日取向 李细珠 清末新政尤其是预备立宪,是近代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起步 阶段。其间,东邻日本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美国学者任 达 Oouglas R. Reynolds 先生甚至认为.日本是晚清中国新政 改革的关键因素①。 任达先生是就整个清末新政所受日本影 响而言,这个估价是见仁见智的,此处姑不赘论。 本文主要关注 预备立宪的师日取向。 关于清末预备立宪为何师法日本模式、模 仿内容如何及其效果怎样等问题,罗华庆先生曾发表系列论文做 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罗先生试图把清末预备立宪与日本明治宪 ① [曼 旺达, 新政革命与日本 中国. 18鸭- 1912 . 李仲贤译.江班人民 出版社. 19帽. !Il 217 页.他说 如恩没有日本.这段雄事便幢摊了-个聋 自部骨.黯政取槽的成就将舍檀为有限。日本曾IlT~方面的角色,每一方面卫 包吉晴鲁神因直肃的联结,学者们只评论墓-点是不适当的J 芷于精草草草 改革命日本的事响,佳选先生事JjtII引韩明先生的~~ 晴革民韧日本草帽对 中国的e响 锺谭放罐罐 中日文化交植 第三事.蕾帽中文大学. 1蝇S ? .Jl!.l*书第2IJ6 -210 页。谨撞.限于矗件.堪者向章看到神文.待查. ② F华81 , 滑革预矗立克与日拿明袖章量 . ? 近代史研究 1991 年第 5 lPJ; 捎来现矗立童·为何模仿日本明袖章政 . ? 北方艳丛 1991 年 第i 期 情束第二lt出辞唔踵与·预矗立童对日本的模仿 . ? 江扭 论坛 1992 年!Il 1 期 晴章预矗立亮时日本明治克政模仿中的保 11/ . ? 河北掌刊 1 师2 年lII 6 期. 清末两次日本宪政警察与预备2兜的师日取向 275 政比较观察,立论过于宏观,不免使相关论述稍显宽泛①。 笔者 感到尚有进一步深入探研的空间。 本文拟从信息传播与行政决策 互动关系的角度立论,以清末预备立宪时期两次派大臣出洋考察 政治 宪政 中的有关日本宪政考察为视点c2 具体探讨两次日 本宪政考察的成效及其对清廷宪政改革决策的影响等问题,以期 有助于进一步观察清末预备立宪师法日本模式的前因后果及其成 败得失。 一 多方比校之后的抉择 日俄战争后,立宪的呼声在全国响起,清政府内部的宪政势 力也在伺机而动。 出使法国大臣孙宝琦首以更革政体为请.. 封疆大吏张之洞、 周穰、岑春煌又以立宪为言.. 枢臣路亲 亦稍稍有持其说者, 直隶总督袁世凯更是直接奏请简派亲 贵,分赴各国,考察政治,以为改政张本 3 。 光绪三十一年 1 905 底,清廷选派载泽、 戴鸿慈、端方、 尚其亨、李盛锋五 ① 如论晴束预备立宪模仿日本明治靠政的原因. 列举大w. , 一 晚晴三次 霸政仿日倾向的历史演进; 二 槽廷出于既仿行克政丑不使雷极曼损 的政治需噩; 三 日本朝野的职植鼓动; 四 日本宪政思想的大量传入s 五 镜泊撞团中倾向日本宪政者的直接椎动 汽 中日文化同源性的本 厦擅座。 再如讨论糟革预矗立直模仿日本明治克政而有所保面的原因, 列举 三矗 , 一 斓汉民族置杂关革的E响 二 统泊囊团重重;f.的牵制s 三 封建文化高匮成鹏的禀蝇。 .~!I华庆《槽来顶矗立克与日本明泊克 政 . ? 近代史研究 1991 年第 5 期. !I民其他相提论文大量由此文衍生 而来。 12 提于晴京商在罹大臣出洋老察政治 ~政 的一般论述.事见候直杰 二 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凤潮-一晴来立克运动里 . 人民出版社. 1993; 韦 庆远、商量、 刘文檀 《槽草草草史上中国λ民大章出版社. 1993. 3 中国立罩之远原 . 克政韧纲 · 立完纪闯 .第 1 Ji . 革方杂事 临时槽 刊,上海商印书馆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版. ?; , 此处将碍姐误作串睿 置,今政E。 电斗 276 申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胃每学术论坛 2∞7 !f-卷〕 大臣出洋考察政治,是真决定是否立宪的关键举措。 这次五大臣 出洋考察为时约半年,周游 14 固,重点考察了日、美、英、法、 德、俄6 个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中尤以君主立 宪制国家日本、英国和德国为重中之重。 日本是载泽、尚其亨、李盛铸→行重点考察的国家。 在日 本,载泽等人先到东京窥见天皇,呈递国书,然后参观上下议 院、公私大小学校,及兵营、械厂与警察、裁判、递信诸局署, 以考其行政之机关,与其管理监督之法。 同时,他们还与日 本政府各大臣.伊事博文、大限重信等元老,及专门的政治学博 士,从容商讨..以求立法之原理.与其沿革损益之宜。① 例 如,法学博士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