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根在篆籀润泽赖诗骚——著名学者、书法篆刻家徐无闻先生的艺术成就.pdf
徐无闻是当代书坛少有的五体兼擅 、书法篆刻俱佳 的艺术 为,对书法的认识与理解 ,学习和创作书法的方式,品评书法的
家。其书法博取广收,功力深宏。仅从2011年出版的徐先生临书 角度和价值标准等,都承续往圣,惠泽后学,充分体现了中国传
集 《烛明室书课 》来看,其中收录先生中年至62岁期间临书46 统文化所强调的 “以通驭专”、道“通为一”的功夫与精神。
种 ,涉及 甲金篆隶真行草 ,从 甲骨文、石鼓文、汉隶、章草、二 不同于当今许多注重艺术形式、强调视觉效果的流行书家,
王、二爨、瘗鹤铭、书谱、米芾到现代书家如潘伯鹰、沈尹默等 徐无闻书法艺术的核心精神可以概括为 “以学术为书”,其艺术
等,都有涉猎 ,展示了他全面学习传统的深刻足迹。他对各种传 的高度是奠基于整个 中国学术的深厚根基之上的。书家不一定要
统经典的笔法、结字理解深入透彻 ,点画精准,气息纯正,形神 成为一个大学问家 ,但适当的学术研究对书法学习和创作都至关
兼备。临文后面常常有跋,或述书写技法,或谈书史,或发人生 重要。艺术家需要才、胆、学、识 ,其中 “学… 识‘”尤为重要 。
感想,精彩之论,处处可见,充分展示出徐无闻学习范围之广, “学… 识‘”源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法家都渴望 “超越古
用意之深,成就之高。 人”,不断 “创新”,但大多不清楚超越什么?新在哪里?究其原
徐无 闻一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从事 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 因,是对历史和 自我缺乏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任何超越必
究,致使他 曾感叹用于书法篆刻的时间太少。但或许正是这种植 须建立在对历史的清理基础之上 ,超越者必须有清明的头脑 ,否
根于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之上的为艺之道 ,成就了徐无闻在艺术 则容易落入各种错误的观念和技法陷阱之中。因此 ,必须重视对
上的高度和格调。徐无闻先生从文学与书画的关系人手 ,为唐宋 书法史、学术史的研究,否则我们根本搞不清 自己是谁 ,从哪里
文学与书画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范式。在 《杜甫与书画》、 来,到哪里去 !也不可能真正找到创新之路。徐无闻强调,书法
《褚遂 良书法试论》、《关于宋代书法史的研究》、《黄庭坚卒年 的创新必须按照书法的 自身规律来创 ,而不是先想好一个模式来
可以无疑》等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先生善于考辨,“以诗证史”, 创。创新是 自然而然的事 ,先定好框框来创新,这是违背书法发
打通文学史与美术史的过人能力。徐无闻先生除了精于书法篆刻 展规律的,而这规律只能是我们深入研究书法史后才能把握的。
外,其诗文和绘画亦有很高造诣,其诗诸体兼能,尤以七言短歌 (徐无闻 《书学、印学随札》)只有具备 了深宏的历史眼光 ,才
见长 ,重学养 ,善议论 ,以诗纪游 ,阐发艺理,引人遐思。其画 能准确地评断古人 ,找到合理的学习和创新路径。比如论 “行书
以花鸟为主,亦作山水,善梅兰竹菊,以书入画,笔墨清润 ,格 取法”,徐无闻指出:“行书必当以羲献为宗,反复临写 《丧乱》、
调清雅,极富书卷气。徐无闻是当代少有真正能够做到诗书画印 《孔侍中》、二《谢》、《频有哀祸》诸帖,可得笔法。临 《兰亭》
兼擅的艺术家。在学术上,徐无闻除了唐宋文学和书法篆刻研究 及 《圣教》,可尽体式。参之以唐太宗 《温泉铭》和米南宫墨
外,更为突出的是其文字学、金石学方面的研究与著述 。其文 迹,三年可望有成。赵松雪、文衡山行书亦可学,但易熟俗。王
字学代表作 《秦峄山刻石、泰山刻石考辨 》、《小篆为战国文字 觉斯行书气势雄健 ,但发露无余 ,学之易流于犷悍。董玄宰甚有
说》、《现存秦汉魏晋篆隶石刻表》以及主编的 《秦汉魏晋篆隶 韵味,然过分率易,学得不好便是清汤寡水。近人行书断推沈尹
字形表》、《甲金篆隶大字典》、《殷墟 甲骨书法选》等,不仅对 默先生为第一。其余约十来家亦往往可取。”(徐无闻 《书学、印
古文字学、金石学研究,也为书法研究与创作做 出了巨大贡献 。 学随札》)这个论断可谓提纲挈领,句句中的。
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只有对字体、书体演变的内在逻辑 徐无闻不管是对 自己,还是对学生,都强调为艺与做人的
与规律有 了正确的认识 ,才能真正理解书法的笔法、形式乃至审 高度统一。这也是中国传统儒家艺术思想的核心,讲求人品与艺
美观念、艺术风格等嬗变的根据和理路。徐无闻从半坡陶器、甲 品统一,以德辅艺,以艺明德 ,德成而艺进,艺成而德行 。在创
骨文中体会中国书法最早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