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善其身%2c惟吾德馨--儒者的安身立命之道.pdfVIP

独善其身%2c惟吾德馨--儒者的安身立命之道.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儒学论坛·2009 独善其身,惟吾德馨 ——儒者的安身立命之道 肖群忠, 摘要:儒家学说不仅包括治国安邦之道,而且包括安身立命之道。安身立命的问题, 实际上是如何看待处理义与命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对个人的人生遭际有正确的认识,从而乐 天知命。儒家或儒者的安身立命之道,就是独善其身,修身养性,终身不二,以道德安身立 命。具体来说,怎样才算达到了安身立命?第一,知命、立命的人生定见。第二,独善其身 的道德追求。第三,安之若素的行为方式。第四,心安情乐的精神状态。何以能安身立命? 第一,德者得也的价值信念。第二,义以为上的价值标准。第三,良心人格的主体力量。第 四,求学爱乐的生活方式。第五,唯吾德馨的精神回报。 关键词:儒者安身立命道德 自汉武帝以来,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儒学思想曾经成为中国社会占据统治地方的 官方意识形态,“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体现出人们对儒学的治国安邦作用的认识和重视。 二十世纪以来,儒学失去了其官方统治思想基础的地位,但人们在对儒学的认识中似乎还是 多注意它的治国安邦、治平天下的功能,实际上儒家学说还有另一方面的内含和功能,这就 是它可以以其思想向其学者和信众提供一种在世修养和思想寄托的安身立命之道。也就是说 通过学儒就是不信佛、不入道也可以获得一种人生的大道、终极信仰和心安理得的心身平衡 之术,从而安身立命,宠辱不惊,心安理得,心平气和。这也许就是儒学为什么被看作是一 种准宗教的内在原因,这不仅是从形式上说儒家也包含一些祭祀的外在形式,而是说,儒学 本身也能向人们提供一种解决安身立命之道和情志勉慰之方,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宗教 的某些精神功能。这种安身立命之道,既不是像佛教那样看破红尘,寄托来世,也不像道教 那样期求成道成仙,而是依靠学儒者自觉加强学习、领悟、修养,从而获独善其身,以德安 身立命。这正如孔予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对于今天的学儒者、修 儒者,儒学中包含的这种安身立命、修身养性的内含和功能也许更加重要。这是儒学所能贡 献给当代中国人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宝贵财富,也是我们重新重视儒学的内在原因。本文愿就 这一问题做些讨论。 宋孝宗的‘三教论》说,“大略谓之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清朝的雍正皇帝 也说:“佛教治心,道教治身,儒家治世”。这两位皇帝大概说的是一个意思,即以治世为儒 家学说的主要特征和意趣,这本也没错,但未必全面。从总体上比较三教根本特点的角度看, 也许是有道理的,但如果深入到儒家学说的内部,实际上儒家的思想逻辑本身就是只有内圣 才能外王,而且,儒家本身具有深厚绵长的心性论传统,如何使人安身立命是儒家另一重要 的关怀,因此,儒家学说不仅包括治平天下之道,而且包括安身立命之道。儒家学说不仅被 统治者用以治世,也鼓励士人以天下为已任,但当他们的道德理想主义遭遇挫折时,他们的 人生该如何安顿呢?这自然需要一种安身立命之道。正如德国汉学家罗哲海所说“儒家学说 除了让道德行为者维持自尊、免于自惭形秽以及拥有心灵的快乐之外,并没有许诺任何个人 报酬。”1 孟子说:“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 天下。”(‘孟子·尽心上)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广义上包括穷达两种人生境遇应如何自处, 即孟子所言“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达不离道,蟹求我们不要得意忘形,不要同流合污等 等。但在我看来,所谓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的问题语境主要是针对“穷”时的状况而言的。 所谓穷就是儒者的理想不能实现,人生的境遇处于一种相对不得志甚至是困厄的状态。在这 种理想与现实相冲突的情形下,如何做到安身立命,似乎才更有意义,‘史记·孔子世家 ◆肖群忠,1960年生,陕西省彬县人。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伦理 学与中国传统伦理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I[德]罗哲海著:‘轴心时期的儒家伦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2月版,第246页. 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 所言:“不容然后见君子”。儒家确实具有鲜明的入世主义精神,但在理想难以实现时,儒家 学说本身就提供了如何安身立命的精神资源支持。儒者往往具有悲剧命运,比如孔子和孟子 的人生境遇就典型的体现出这样的命运,孔子师徒被困于陈、蔡之间的事就是一个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