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绿色生态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循环型经济社会方略——兼论甘肃中东部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治理工作.pdfVIP

建设绿色生态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循环型经济社会方略——兼论甘肃中东部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治理工作.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HINA AND V01.202010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第20卷 专刊 POPULATION,RESOURCESENVIRONMENT 建设绿色生态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循环型经济社会方略 ——兼论甘肃中东部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治理工作 宋秉阳1 宋秉坛2 宋承春5 (1.甘肃白银市林业局,甘肃白银730900;2.白银市靖远县第三中学,甘肃白银730600; 3.西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首先简述了黄河上游甘肃中东部黄土高原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产业发展概况,并揭示了由此产生的自然生态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在之后提出了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调整优化经济发展方式、保护和改善自然 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绿色生态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低碳循环型经济社会、使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持 续科学发展可供选择的工作方略:主要是要做好林草植护、水土管理、环境保护、入口节育、教育科学、结构调整、 产业经济等各有关工作。 关键词绿色;生态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低碳循环型; 经济社会; 建设方略 珍惜和爱护资源环境,科学合理地开发和综合、最 红山峡、车木峡、观音峡、黑山峡等川塬峡谷及其森林 大限度地利用好甘肃中东部黄土高原地区各类资源,并 草场,农田耕地;有发源或流经于其间的黄河干流及其 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治理保护和改善好人居 支流大夏河、洮河,祖厉河、渭河、泾河、马莲河、蒲 环境、实现科学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研究解决的 河等众多大小河流;区域内自然降水由南向北递减,历 重大课题。 年降水量在150~700mm之间,其中北部居沙漠边缘 干旱少雨,属天然缺水地区;东南部天然降水相对较多, 1甘肃中东部黄土高原地区资源开发利用 但是仍然满足不了工农业日益发展的无限需求。该地区 概况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还蕴藏并得到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有黄土地、河水能、 农林业动植物(森林、花草、粮食、蔬菜、瓜果、油料、 1.1资源开发利用与产业发展概况 肉蛋、药材等)和煤炭、石油、太阳能、风力和有色金属、 甘肃中东部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位于祖国的地 稀土等,人文社会资源有古丝绸之路、民俗传统文化, 理中心、黄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东起甘陕省界、北嵌 老区红色历史及地区文物古迹和风光旅游景观等,还有 宁夏临内蒙戈壁、西居乌鞘岭畔至青藏高原与青海相连。 与所有资源经济相关的产业,如建筑、建材、食品,制 现有6个地级市(州),包括陇中4市州(白银、兰州、 药、电力、机械、冶金、化工、轻纺、工艺、电信、物流、 临夏、定西)和陇东2市(庆阳、平凉)的43个县区, 旅游等,成为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柱或命脉。 是甘肃的半壁江山。境内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山岭连绵、 1.2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沟壑纵横、江河奔流,分布有白银寿鹿山,哈思山,大 区位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和资源长期不合理的开发 峁槐山,崛吴山,铁木山,兰州白塔山,五泉山、兴隆 利用,造成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 山,临夏莲花山,松鸣岩,定西华家岭,木寨岭,贵清 问题。甘肃中东部的各个市存在地方个性差异、自然资 山、太白山、仁寿山,庆阳子午岭,平凉陇山(六盘山)、 源分布不均,其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虽是不平 崆峒山,关山、太统山、紫荆山等大小名山峻岭,与董 衡的但大同小异,都有类似的一些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 志塬、早胜塬、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大峡、乌金峡、 题存在:地处中国内陆西部干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