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18 卷第 2 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8 No.2
2012 年 4 月 J. CENT. SOUTH UNIV. (SOCIALSCIENCE) Apr. 2012
文本差异与近古诗歌阐释学中的精神融合
阳清,刘静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近古诗渐衰,而诗论益精。近古诗论家对于“可解”与 “不可解”“不必解”之诗的争论,从创作和阐释
的双重角度出发,客观上揭示出了古典诗歌的文本差异。阐释方式往往因文本类型而定。依据 “可解”与 “不可
解”“不必解”之说,阐释者或执辞求意,或欣然兴会,或专力壹思、精神融合于古人,才可达到某种程度的阐
释效果。在诸种阐释手段中,精神融合因其强调阐释者与创作者之间的沟通无碍,往往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和价
值。
关键词:文本差异;近古;诗歌阐释学;精神融合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2−0136−04
他把“是否可解”作为评判诗歌优劣的重要标准。叶
氏 《原诗》言: “要之作诗者,实写理事情,可以言言,
一
可以解解,即为俗儒之作。惟不可名言之理,不可施
见之事,不可径达之情,则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
明代诗人谢榛认为: “诗有可解、 不可解、 不必解, 惝恍以为情,方为理至事至情至之语。此岂俗儒耳 目
[1](3) [2](32)
若水月镜花,勿拘泥其迹可也。 ” 这里所谓 “可解” 心思界分中所有哉! ” 在他看来,可言、可解之诗
之诗,意指有所昭示或寄托之作品,读者自可依照知 乃俗儒之作;表现在理、事、情等方面的不可解、不
人论世、诗史互证之法去抉奥阐幽;至于“不可解” 必解之作品,才是理至、事至、情至之语。不难看出,
之诗,譬若水中月、镜中花,其高远清虚、幽悠宁谧 谢榛、叶燮诗论的共同点,在于对不可解、不必解之
的境界, 一方面是诗人神遇外物之际兴会适然的产物, 诗的青睐和赞赏。其不同点是: 前者从阐释视角出发,
另一方面往往因其虚幻特质而变得难以琢磨。对于 后者从创作视角出发。尽管如此,阐释与创作往往紧
“不可解”之诗,阐释者任何的界定和确解,实际上 密关联、二位一体,它们共同组成文学活动的重要环
是一种限制和误读,它 自然是 “不必解”的了。 节,故谢、叶两家之说,实同一说。
为了更好地阐明这个观点, 谢氏又云: “黄山谷曰: 与谢、叶两家诗论迥异的是,明人俞弁引蒋冕云:
‘彼喜穿凿者,弃其大旨, 取其发兴于所遇林泉、 人物、 “近代评诗者,谓诗至于不可解,然后为妙。夫诗美
草木、鱼虫,以为物物皆有所托,如世间商度隐语, 教化,敦风俗,示劝戒,然后足以为诗。诗而至於不
则诗委地矣。 ’予所谓‘可解、不可解、不必解’ ,与 可解,是何说邪? 且 《三百篇》,何尝有不可解者
[1](13) [3](1318)
此意同。 ” 作为江西诗派的典型代表,黄庭坚一生 哉?” 清人何文焕亦曰: “解诗不可泥,观孔子所
以老杜为宗,却以为即便是针对拥有“诗史”美誉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