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张先词在宋初词坛的位置及其通变
安庆师范学院孙维城
五代时期是词的发展时期,西蜀词、南唐词先后相继,各擅胜场,到了宋初,词坛进
入一个继往开来的时期,宋初词家继承五代词的风格,并在继承中力图创新,迎接着宋
词繁荣时期的到来。宋初词家的代表是晏殊、欧阳修,他们承续五代词风,词的形式多
为小令。晏殊(公元991--1055年),字同叔,临川(今江西抚州)人。7岁能文,十三四
岁时以神童招试,赐同进士出身,后屡任显要之职,宋仁宗时官至宰相。《宋史·本
传》说他所作小词“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词风雍容华贵,闲雅疏淡,有《珠玉词》,今存
词140首。欧阳修(1007--1072),江西庐陵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官至参
知政事,是北宋前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同时也是宋初代
表词人,他的词比起晏殊来,显得情意绵邈,有《六一词》,今存词242首。而与晏、欧同
时期还有一个重要词人张先,往往为人所忽略,或认为是继承晏、欧的词人,或认为是
与柳永齐名的词人,其实张先是与晏、欧同时期的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
程(今浙江吴兴)人。比晏殊大一岁,比欧阳修大17岁,宋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
年),年4l岁时登进士第,其时,晏殊知礼部贡举,为其座主,欧阳修试礼部第一,为其
同年。曾任吴江知县,嘉禾判官,皇裙二年(公元1050年),晏殊当京兆尹时,聘为通
判,常相唱和。晏殊在宋初词坛是前辈,欧阳修、张先出其门下,且欧阳修年龄小许多,
所以清末冯煦推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蒿庵论词》),而张先的年龄却比之要大一
岁,张先作为宋初词人之一员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张先现存词165首。①
张先与晏殊的交往很多,尤其在晏殊任京兆尹时辟为通判,据夏承焘《张子野年
谱》,②张氏时年6l岁,晏殊任职京兆尹,又作“知永兴军”,“京兆府宋属永兴军,今长
安县”,“子野西行游迹,以此为最远”。而张氏与晏殊词学交往,前人记载有两处:张
舜民《画墁录》说:
丞相(晏殊)领京兆,辟张先都官通判。一日,张议事府中,再三未答。晏公
作色。操楚语日:“本为辟贤会,贤会道‘无物似情浓’,今日却来此事公事。”
王啼《道山清话》说:
①存词数量都据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99年版。
⑦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张子野年谱,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239·
第五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晏文献公为京兆,辟张先为通判,新纳侍儿,公甚属意。先字子野,能为诗词,
公雅重之。每张来,即令侍儿出侑觞,往往歌子野所为之词。其后王夫人寝不容,
公即出之。一日,子野至,公与之饮,子野作《碧牡丹》词,令营妓歌之,有云“望极
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之句。公闻之,抚然日,人生行乐耳,何自苦
如此。亟命于宅库支钱若干,复取前所出侍儿。既来,夫人亦不复谁何也。
张先与欧阳修的交往不多且靠后,范公僻《过庭录》记载:
欧阳永叔尤爱之,恨未识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至都,谒永叔,阍者以通,永
叔倒屣迎之日:此乃“桃杏嫁东风郎中”。
又据王哺《道山清话》记载:
欧阳永叔雅敬重之,尝言与其同饮,酒酣,众客或歌或呼起舞,子野独退然其
间,不动声气,当时皆称为长者。①
夏承焘《张子野年谱》系此事为嘉韦占六年(公元1061年),时张先72岁,已经致
仕,暂住京师,此前他与欧阳修虽为同年进士,却并无交往,故云:“欧阳永叔尤爱之,恨
未识其人。”据《张子野年谱》,张先与宋祁交往,并互称彼此的警句也在此年。从夏承
焘《张子野年谱》看,与张先交往较多的是梅尧臣,但主要是诗的交往,后期交往较多
的是苏轼,那是张先对宋代中期词坛的影响,与此文论述的内容无关,故不论。下面我
们论张先在宋初词坛的位置及其通变。
一、宋初小令的特点与冯延巳的影响
宋初词承五代词风,形式多为小令。词之小令继承了唐代七绝的风神,从中唐以
来就是如此,夏承焘先生说:“词之初起,若刘、白之《竹枝》、《望江南》,王建之《三
台》、《调笑》,本蜕自唐绝,与诗同科。”②唐人绝句讲究神韵,表现为忽然而来,悠然而
去,词之小令也如此,正如清人顾琛芳所说:“词之小令犹诗之绝句,字句虽少,音节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55-20240615+《中庸》第4讲:《行明章》.docx VIP
- 高中语文课堂情境化多模态教学策略探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深度融合AI的低代码平台.pptx VIP
- 道路桥梁工程课件培训资料.ppt VIP
- ASME B16.5-2020 管法兰和法兰管件(中文版).pdf
-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教案-全册.pdf VIP
- 《第7课 冒泡排序》课件.pptx VIP
- 最新中小学校长选拔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教育].docx VIP
- DB62T 856-2002 无公害蔬菜番瓜(西葫芦)日光温室生产技术.pdf VIP
- TJYXFIA0002-2024 菜干团体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