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201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4-3-10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2.ppt
4.袁隆平的研究之路,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袁隆平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创新,一直在突破。他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2010年9月7日,在首届中国杂交水稻大会上,袁隆平表示:“到90岁时我还要向亩产1000公斤攻关。”这说明( ) A.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之一 C.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解析: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是一种科技创新,它大大推动了粮食产量的增加,这体现了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选C。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途径是多样的,A项观点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而不是标准之一,B项错误;题干未涉及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D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C 5.2010年9月9日,以“科技助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为主题的2010年成都市科学技术年会在成都市温江区开幕,市委副书记唐川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希望成都市科技界继续利用好科技年会这个平台,紧紧围绕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大项目,广泛开展高水平、高规格的学术研讨和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进一步提高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和城乡居民的科学素质,为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和广泛的智力支持。下列关于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③敢于突破陈规陋习,就能推动技术进步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创新的理解。③说法过于绝对,①②④均是对创新的正确表述,故答案为C。 答案:C 本课的核心就是为什么要树立创新意识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人 教 版 治 政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其原因是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2)科技创新的作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图示: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 (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1)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内部联系,又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这样必然是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一个个孤立的事物,而不见事物的联系。 (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研究任何问 题,既要看到它的现在,又要看到它的过去,预见它的未来;形而上学则主张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用这种观点考察事物,必然是只见现在、不见过去和未来,只见一个个孤立的片断、不见总的过程。 (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即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全面性,克服片面性;形而上学则主张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它否认矛盾,往往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把事物的一个方面、一种属性绝对化。 (4)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这主要是因为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①首先,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相反,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也就必然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②其次,它揭示了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所以,唯物辩证法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由于否认矛盾,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只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它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因而看不到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不能理解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nit2 poem reading》课件十一(27张PPT)(人教版选修6).ppt
- 《unit2 Poems (warming up and reading)》课件二十四(44张PPT)(人教版选修6).ppt
- 《Unit2 poems extensive reading》课件十九(10张PPT)(人教版选修6).ppt
- 《Unit2 Poems Reading (the first period)》课件一(32张PPT)(人教版选修6).ppt
- 《unit2 poems》课件五(100张PPT)(人教版选修6).ppt
- 《unit2 reading》课件三十九(25张PPT)(人教版必修5).ppt
- 《unit2 reading》课件三(30张PPT)(人教版选修6).ppt
- 《Unit2 Reading》课件三(46张PPT)(人教版必修5).ppt
- 《unit2 reading》课件二十五(26张PPT)(人教版选修6).ppt
- 《unit2 text1》课件四(19张PPT)(人教版选修6).ppt
- 【人教版】201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4-3-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ppt
- 【人教版】201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4-3-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ppt
- 【人教版】201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4-3-8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ppt
- 【人教版】201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4-3-8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2.ppt
- 【人教版】201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4-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ppt
- 【人教版】201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4-4-11寻觅社会的真谛.ppt
- 【人教版】201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4-4-11寻觅社会的真谛2.ppt
- 【人教版】201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4-4-12实现人生的价值1.ppt
- 【人教版】201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4-4-12实现人生的价值2.ppt
- 【人教版】201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选2-1古典经济巨匠的理论遗产.ppt
最近下载
- 2024年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初赛试卷及参考答案(非数学B类).pdf VIP
- 自考本科《小学综合性学习与跨学科教学》2025年4月模拟题附答案.docx VIP
- 高校教师培训教学设计模板.docx VIP
- 《野外辨别方向》课件.ppt VIP
- 2024年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初赛试卷及参考答案(非数学A类).pdf VIP
-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ppt VIP
- 第4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docx VIP
- 万科示范区验收移交指引.docx VIP
- 唐代僧人的法律规范-政大机构典藏.PDF
- 2025-202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5【测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1~2章第1节】(原卷及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