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o08年 12月第28卷第4期 四川地质学报 V01.28N0-4 Dec,2008
重庆云阳马鞍山危岩体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徐海洋 ,夏克勤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成都 61O059)
摘要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类型众多,主要有崩塌,滑坡等,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文
章在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人类工程活动、气象等方面探讨了三峡库区马鞍
山危岩体形成机制及稳定性 。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岩体;人类工程活动;气象;重庆云阳
中图分类号:P64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06一O995(2o08)04—03O8一O5
马鞍山危岩体位于重庆云阳老渠马镇东北
方彭溪河左岸 (图 1),紧邻三峡库区新县城至
开县主要公路路段。经对观测资料分析,发现
该危岩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有不同程度的
移动和变形,并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剧,严重
威胁到危岩下方的公路及居民安全。
1 地质环境条件
1.1 地形地貌
图 ’
危岩所在区处于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大巴 例 榭坡周界 剖面线 居K点
山前缘和鄂西山地接壤地带,地形属低山及中
图1渠马镇马鞍山危岩体平面图
山区,河谷为中宽谷,地貌类型为构造剥蚀浅
中切割单斜中山区。
1.2 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危岩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 (J)砂岩、粉砂岩、泥岩,砂岩为巨厚层状,岩层
产状:89。 21。。第四系冲洪积物及残坡积物多为粉质粘土夹碎块,主要分布于危岩前缘冲沟的两侧。
该危岩处于铁峰山背斜南东翼,黄柏溪向斜西北翼,在背向斜间,岩体节理裂隙极为发育,使岩体呈块
状。该地区地震烈度不大,因此地震对危岩的影响不大。
1.3 气象水文 表1 岩体主要构造节理
该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
有 四季分明,湿度大,秋夏多雨、
冬春多雾,平均气温高,降雨充沛
的特点。河谷和低 山区多年平均气
温 15.5℃~18.4℃,最高气温 39.6
℃,多年平均蒸发量 1043.9~1190.6mm,多年平均降水量 1026.7~1423.7mm,年内降水多集中于5
10月,占年降水量的66.2%一71.7%。1982年7月的最大日降雨量达24O.9mm,最大时降雨量达38.8mm。
1.4 水文地质
区内有长江支流彭溪河,水文地质条件 良好。区内风化作用强烈,地形陡峭。地下水活动受地貌、
地层岩性、孔隙裂隙发育程度等因素制约,主要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口,平时水量不大,小于O.1L/S,
但降雨时水量明显增大。
收稿 日期:2。。8一O5~O5
作者简介:徐海洋 (1982一),男,河北赤城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与土木工程
308
重庆云阳马鞍山危岩体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2 危岩体的成因机理及稳定性分析
2.1 危岩体特征
危岩体坡度 46。~78。,平面上呈扁箕形,’边长约 15m,宽约 130m,面积约 1.95×1OIIl2,危岩体
平均厚8m,总体积 15.6×1Om。危岩节理裂隙主要有两组 (表 1),将岩体切割成块体、楔体状 (图2)p。
2.2 危岩体成因分析
1)地形因素。该段地势险要 ,上缓下陡,
基岩出露,自然坡度46。一78。,最为陡峭
的坡度大于8O。,岩层为反向倾斜,为危岩
崩塌提供了条件。
2)结构面的组合关系。危岩体被两组节
理面及结构面切割为块状、楔体状,其三组
结构面的赤平极射投影关系如图3—1所示。
3)人为因素。由于公路的修建,在陡坎
处的开挖,致使岩体卸载,在上部出现裂缝,
形成危岩落石。
2.3危岩体的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图2危岩体的节理发育程度
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