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系统工程-前言.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业系统工程 孙中才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 100872 北京 课 程 前 言 在正课开始之前,主要就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和本学期教学安排方面的一些问题,讲下列6点。 关于学科的任务、特点和基本方法等,留待正课中去讲。 这6点是: 1、? 课程的基本特点; 2、? 课程的基本地位; 3、? 教材; 4、? 授课的内容; 5、? 授课的方式; 6、? 关于考核。 1、课程的基本特点 可以粗略地概括为2点:1)新;2)繁。 1)新:包括两个方面: a、观点、手段是现代新形成的; b、历史短,知识结构不够成熟。 这两个方面的存在,直接加重了本科教学中的两个困难:一个是,要快速 地传授一般性知识,更加困难了;另一个是,要组织活跃的课堂教育,更加困难了。 ? 2)繁:也包括两个方面: a、? 需要的基础知识多; b、? 涉及的专业经验也多。 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大多会感到繁重,而且很可能会感到越来越繁重。 2、课程的基本地位 分两个层次来分析:一个是在当代科学教育结构中的地位;另一个是在专业学术培养科目中的地位。 1)? 在当代科学教育结构中的地位 当代科学教育的基本结构,以及系统科学对其中主要学科的影响作用,如图1所示。 ? 农业 工程技术 社会工作 医学 艺术 (Ag) (T) (SW) (D) (Ar) 2)? 在专业学术培养科目中的地位 当代的专业培训课程,一般分为下列3个层次: a、? 公共基础课; b、 专业基础课: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理论; c、? 专业课。 本课程属于农业经济专业所学课程中 的专业基础课,侧重于一般方法理论。 3、教材 主要介绍两部分:1)教材内容的基本框架;2)各章节内部的逻辑进展。 1)? 教材内容的基本框架 本教材内容的基本框架,见图2。 2)各章节内部的逻辑进展 各章节里的内容,是严格按照线性展开的方法叙述的。需要跳跃的阐述,文中会明确交代,否则,依据章节符号所示出的关系,即为该章节的基本逻辑。即:? §x.y.z 这里, x—章; y—节; z—段。 4、授课的内容 1)???? 课时:40左右; 2)??? 内容:通篇讲授教材上的1,2,3,4,5章和第6章的部分。 原教材是按照96课时的需要编写的。现在要讲授的内容,是根据《1986年全国农业院校系统工程教学大纲审定会》的决定确定的。? 5、授课的方式 可以归纳为:“两为主”与“一总结” 1)? 讲授内容以讲义为主; 2)? 上课方式以讲授为主; 3)?每讲完一章,对该章的基本逻辑总结一次。通常是学生自己进行总结。 ? 6、关于考核 一般要求,与其它课程完全一致。具体的有下列3点: 1)预习和总结。列入考核内容; 2)作业。为本课程的主要考核内容之一; 3)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 本讲结束。谢谢! 续读书目推荐 ? Abramovitz, M., Resources and Output Trends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870, Paper and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vol.46, 1956. Arrow,K., and Debreu,G., Existence of An Equilibrium for A Competitive Economy, Econometrica No.22(1954). B.C.涅姆钦诺夫 著,乌家培 张守一 译, 经济数学方法和模型, 商务印书馆出版 北京:1981. Debreu, G., Theory of Value--An Axiomatic Analysis of Economic Equilibrium, John Wiley Sons Inc., New York: 1959.(中译本,刘勇 梁日杰 译 王宏昌 校 《价值理论:对经济均衡的公理分析》,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北京:1988.) Hicks, J., Value and Capital---An Inquiry into Som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Economic Theory, Second Edition, Oxford Univ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