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辽宁省石刻档案的类型和价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辽宁省石刻档案的类型和价值 【摘要】中国古代的档案形成时代久远,它取材于地面之石,镌刻文字图像,记言叙事,以昭示各方,是档案的一个重要种类。石刻档案在我国档案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以辽宁省的石刻档案为研究对象,探讨辽宁省石刻档案的主要种类及其价值。 1.辽宁省石刻档案的种类 辽宁省的石刻档案就其存在形式来说,有墓志、哀册、碑刻、摩崖、经幢、玺印、石棺记、塔记等等,种类十分丰富。 1.1墓志铭 如道宗宣懿皇后契丹文哀册,哀册刻写在灰白色方形石上,刻楷书兼行书契丹文字30行,经专家们认定它们是契丹小字。此册全文为契丹文字,由于契丹文字特殊的结构规律,其文字的大小难以统一,但因为其笔意一致,并没有给人不和谐的感觉,书法灵活,起笔、转笔稳健。出土的这些哀册不仅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加之有的哀册是由契丹文字或契丹文和汉文混刻的,对于契丹文字的研究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1.3碑刻 1.3.1纪念碑,为纪念已故人物或大事件而建立的石碑 “宗教造像题记是宗教石刻造像的纪念说明性石刻文字,又称造像碑。这种石刻档案出现于南北朝时代。”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各朝各代都有一定的造像题记保存了下来。古人开凿石窟或者在窟内造作佛像,往往都要刊刻题记,将造像人的愿心附记余下。题记的内容一般以造像时日、造像主和造像名称为主,有些附有较长的发愿文,颂赞佛法,祈求福佑。尽管造像题记内容简略,但它往往是石窟造作年代的可靠证据,对于石窟断代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题记中记录的大量的姓名、籍贯、职官以及祈福原因等等,对于研究当时的官职、民族、风俗、地理等社会情况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例如普兰店望海寺摩崖造像题记、义县万佛堂元景造像题记、义县万佛堂韩贞造像题记等,对于古代辽宁地区的宗教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1.5经幢 “经幢是在唐代初兴起的一种宗教石刻,以其形似佛教用品幢而得名。幢是梵文‘驮缚若(DhvaJa)’的译名。原本是一种由丝帛制成的伞盖形状的装饰品,顶端装有如意宝珠,下边有长木杆,树立在佛像面前。”经幢一般可分为座、身、顶三个部分。各部分往往为单独的石构件,待雕好后合建成一体。主体为一根八面的石柱,幢座大多为覆莲形,下有须弥座,幢顶一般雕成仿木结构建筑顶部的攒尖顶,顶端托宝珠,幢身上雕刻经文或佛像,有些较大的经幢幢身分为若干段,称为若干级,各段之间用宝盖形石雕相隔,宝盖上刻出模仿丝织物的垂幔、飘带、花绳等。如刻于辽重熙十三年(1044年)的朝阳北塔的石经幢,这是迄今所见东北地区保存最好、形体最大、雕刻最精美的辽代经幢。经幢用青砂岩雕制而成,幢座雕刻佛教内容图案,从上往下,依次雕刻飞天、伎乐、八菩萨坛、过去七佛、八塔七佛名、八国诸王分舍利等;幢身阴刻佛教经、咒,这些佛经、佛教图案等,对于核定佛经、探讨佛教文化、艺术诸方面问题,都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 1.6玺印 “玺印同义,即印章,是古代一种昭明信用的凭证。”印章起源的准确年代虽然无法确定,但是根据相关的考证和文献记载,史学家和文物家们认为至少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在战国时期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在秦代末期逐渐走向规范。印章不仅有独特的凭证作用,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及书法艺术、铸造和雕刻艺术于一体,是古人留给我们后代的一种十分珍贵的实物档案。 1.7其他 另外辽代的石刻档案还有石棺记、塔铭、石函、石窑等各种形式,虽然这些形式的石刻档案在辽宁的数量较少,但是其作用和价值却是不可忽视的。 2.辽宁省石刻档案的价值 辽宁省的石刻档案种类丰富、数量巨大,保存的这些石刻档案将会有助于弥补有关文献记载的诸多缺略和谬误,为研究辽宁省的政治经济、典章制度、人物事件、战争交聘、宗教文化、历史地理、城镇建设、民族关系、民风民俗以及文字语言等提供丰富可靠的资料。石刻档案因为载体的特殊性,不仅具备巨大的史料价值,还具有一定的雕饰艺术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2.1辽宁省石刻档案的史料价值 宋欧阳修《集古录》自序称:“因并载夫可与史传正其阙谬者,以后传学”。“所谓阙,即史传失载;所谓谬,即史传误载,补史之阙、正史之谬,就是石刻资料的史料价值。” 例如关于辽朝是否置有金州,历来观点不一,《辽史·地理志》中对辽朝设置州县的记载十分有限,并且有很多漏缺、谬误,而1958年出土于辽宁喀左县的《王悦墓志》中记载墓主人王悦的长女“适金州防御使(管)内诸处置使张近武之次男日行为妻”,1930年出土于辽宁义县双山的《张思忠墓志》中也记载着张思忠的一个儿媳是“金州防御使大守节女”,解放前出土于辽宁朝阳地区的《陈公之铭》中也有墓主曾任“金州诸军事、行金州御史”的记载,由此可知,辽朝确实有“金州”,填补《辽史》中的空缺。 2.2辽宁省石刻档案的雕饰艺术价值 辽代石刻档案,有很多是在辽代匠人的精心雕凿之下产生的,具备很高的雕饰艺术价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