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艾灸通利经络这一中心来完成的。实熟证,艾灸使经络通畅,邪离经络而去,则热自退;虚热证,
艾灸使经络通畅,阴阳气血之虚因鼓舞而致经络充盈,阴阳平衡,而热亦退。
6两点补充说明
(1)如何理解艾灸治热与‘内经》“热者寒之”的“矛盾”?
“热者寒之”是热证治疗之准则,但是,由于艾灸是通过‘‘通经络”的作用来实现补泻的,因而与
一般用药准则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应把“通经络”与“火”分别开来,通经络是艾叶的作用,火只是
将这种作用施加给人体的一种手段,所以不能将艾灸作为~种温热性的物理刺激或温法来理解。
(2)如何理解《伤寒论》热证忌灸的论述?
{:伤寒论》是一部热病专书,在该书中十分强调顾护津液,因而热证不主张用灸,恐热灸助火
伤津。事实上,艾灸确有伤津之嫌,如灸治过程中,可能出现大便干结、口干等症,但这并不影响
其治疗作用,张机为了强调顾护津液的重要性,而提出种种禁忌,所以我们只需把握张机顾护津液
的意义。
从《灵枢》探讨针刺补泻水
刘清国 刘炜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100029
摘要通过分析灵枢》对针刺补泻的记载,以针刺补泻的立意、原则、诊断、操作到疗效的
思路,勾勒‘灵枢》针刺补泻的完整框架,较详实反映《灵枢》针刺补泻的整体风貌。通过研究发
现,《:灵枢》针刺补泻以调气为根本目的;在以补虚泻实为针刺补泻总则的基础上重视先治本后治标,
先补虚后泻实;以经脉循行,脉象虚实,皮肤寒热为诊断依据;迎随补泻是补泻施术的时机;以徐
疾,开阖,深浅及留针时间为补泻手段;在施术的过程中重视“神”的体察与调护;以患者感觉、脉
象及皮肤温度的变化为针刺补泻施术后的疗效评价标准。
关键词 内经;针刺补泻;针灸理论
‘灵枢》的开篇之作九针十二原》云:“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脉……令
各有形,先立针经。”故灵枢》又称为“针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针灸学经典著作,其中记载了丰
富而成熟的针灸补泻理论和治疗方法,并生动的描述了患者和医生的感觉,对后世针刺补泻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但相关内容散见各篇,笔者试从针刺补泻的角度探讨‘灵枢》针刺治疗疾病的过程,
管窥之见,抛砖引玉,以期为现代针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针灸术语标准化工作提供支撑。
l针刺目的
‘灵枢·刺节真邪日;“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灵枢-终始》日:“凡刺之道,气调而止”。《灵
枢.小针解》又云:“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针剌的目的在于调气,通过补泻的手法
操作可使气机调和,从而治愈疾病。‘灵枢.终始》在对徐疾补泻,开阖补泻的记载中也有“……摇大
其孔,气出乃疾……盖其外门,真气乃存。”灵枢.痈疽》则更加明确指出}“……疾则气减……补
则有余……”运用泻法可使邪气出,补法可使正气存内。气枫失调,升降逆乱是机体各种病理变化之
·158·
关键。气机调畅,升降出入有序是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生理状态的前提。由此可见,调气是针刺补
泻的根本目的。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明确指出腧穴
的实质即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而非“皮肉筋骨”等实质性结构。“神气”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
人身赖以生存的“神”;神者,人之所以安身立命之本,得神者生,失神者亡,“凡刺之法,必先本于
神”,治神是针刺治病的最高境界。《素问.五常政大论》也说:“根于中者,命日神机,神去则机息。”
《素问.六微旨大论》日:“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神机,即人体运转不息的生命
活动,而经络腧穴则是神机功能活动的重要部位,针刺的核心作用恰是神机的调节。由此可知,调
神是针刺的核心内涵。
2针刺补泻的原则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补
虚泻实是针刺补泻的总则,在此不再赘言。
2.1先后补泻
灵枢·终始》云:“阴盛而阳虚,先补真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
其阳而和之。”‘灵枢.热病》中记载:“痱之为病也……病先起于阳,复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
其阴,浮而取之。”l:灵枢》倡导在补虚泻实为针刺总则的基础上先补虚后泻实,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2.2大小补泻
灵枢.刺节真邪》记载:“凡刺大邪,日以小,泻夺其有余,乃益虚……凡刺小邪,日以大,
补其不足,乃无害。”{:灵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