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业科技教育与创新
牧草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霍秀文1魏建华3米福贵2云锦凤2
(1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呼和浩特010019;2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呼和浩特,010019
3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牛物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9)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组织培养技术及转基固技术在牧草遗传育种的应用,分析了牧草转基因技术的现状和
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牧草遗传改良的研究方向和克服生物技术存在弊端的措施。
20多年来现代生物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包括牧草和草坪草在内的植物遗传改良。
植物组织及细胞培养技术,原生质体培养及融合技术,重组DNA技术、基因转化技术及基因表达调
控技术等应用于作物遗传育种,弥补了传统育种方法的不足,使植物育种方法进入了崭新的时代。
尤其是植物基因工程育种町在分子水平上定向改造植物遗传性状,提高育种的可操作性。应用生物
技术进行牧草遗传改良起步较晚,但已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在应用细胞工程和遗传
工程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
1 牧草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禾本科牧草的组织培养工作,当时只诱导出了愈伤组织11J。自此以后,许多研究者对禾本科牧草进行了组
织培养研究,但是多数只诱导出_r愈伤组织,未能获得再生植株。
禾本科牧草进行组织培养的难点主要是适用的外植体较单一,如幼穗、花药、幼胚、原生质体,悬浮
细胞等口1】,这些外植体或取材困难,或受季节限制不能周年供应大量材料供实验使用。目前已形成再生
数禾草与小麦杂交通过胚拯救获得再生植株【7#J。牧草的离体培养主要通过如下几种途径:愈伤组织培养
and
(CallusCulture),花药培养(AntherCultuer),细胞悬浮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CellSuspensionProtoplast
Culturel等。己进行离体再生体系研究的主要禾本科牧草见表1¨oJ。
2 牧草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牧草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起步较晚,尽管如此,一些国家对多种牧草和草坪草进行了基因工程的研究,
已获得一批转基凶牧草和草坪草。将功能基因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导入受体,获得改良的转基因植物。提
高牧草和草坪草的抗逆性,改良牧草特别是豆科牧草的品质等已成为牧草研究领域的前沿性工作。
2.1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transformation)和直接的基因转移(Direct
gene
to
(Directtransfer
gene
前应用于牧草基因转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基因枪轰击法,电击法,硅碳纤维
carbide
介导法(Silicon
要禾本科牧草(或草坪草)见表2口j,’”,l“。
‘项目支持:国家转基因植物与产业化研究专项资助项目(J200I-B-008)
作者简介:霍秀文(1968一),女,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植物生物技术研究.米福贵,云锦凤为联系作者
草业科学增刊
革业科掌与技术创新
. 童:至查登竺!竺竺竺茎竺塞=些墨
种属 外植体来源及培养方式 培养结果 文献
Outcome References
Generaand and ofCulture
Explants
Species Type
cristatum 幼穗 愈伤组织 Loetal(1980)
Agropyron
冰草
intermis 幼穗 愈伤组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