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汉语和壮语的关系看汉民族语言文化对壮民族语言文化的影响.pdfVIP

从汉语和壮语的关系看汉民族语言文化对壮民族语言文化的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汉语与壮语的关系看汉民族语言文化对壮民族语言文化的影响 蒙凤姣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摘要]汉族与壮族的关系源远流长。汉族和壮族先民在先秦时代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历史上, 许多朝代在向壮族地区传播生产技术同时,也通过民间交往和学校教育传播汉语言文化。而壮 族人要掌握汉族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就必须学习汉文。两个民族语言接触和文化交流的结 果,是大量的汉语借词进入到壮语中,造成了汉化的壮语。壮族文化在汉语言文化的强大攻势 下也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如何在学习优秀民族语言文化的同时,保持自己本民族语言文化的 特点,是本文提供给读者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语言借词文化交流影响 早在周代,壮族先民就已经和汉民族有频繁往来。《逸周书·王会篇》载,周时,华南各族已 向周王朝进献珠玑、玳瑁、象牙、文犀、翠羽、菌鹤、短狗等特产。《诗经·大雅》也有周宣王时 “式辟四方,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记载。此外,战国时期,楚悼王用吴起变法,曾一度“南平百 越”。可见,早在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壮族祖先就已经和中原地区有着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 系。到了秦汉年间,壮汉民族的往来达到了空前的广泛和深入。秦始皇遣50万大军统一岭南后, “以谪徙五十万戍五岭,与越杂处。”秦后,汉武帝亦大规模用兵岭南,大量的汉族人也南下定居 岭南,并带来了他们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壮族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使得汉族和 壮族的交往更加密切,两个民族的文化交流也不断加深。 文化交流不断加深的最终表现,便是壮语中有大量汉语借词的借入。罗常培先生在《语言与文 化》中这样引柏默的话:“从语言借字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化的接触和民族的关系来。这恰好像考 古学家从陶器、装饰品和兵器的分布可以推出结论来一样。”① 汉语对壮语的影响,不少学者从语音、语法、词汇、同源关系和非同源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 的探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如蓝庆元先生的《壮汉同源词借词研究》,已故的语言专家张元生、 覃晓航的《壮汉语语法比较》等。本文作者则从另一个视界,即壮语中的汉借词情况,以及汉语言 文化在和壮语言文化不断碰撞和交流的过程中,强势的汉语言是如何战胜壮语的某些小土语并最后 把土语给替换了的角度,来探讨汉民族语言文化对壮民族语言文化的影响。 一、汉语对壮语的影响——壮语中的汉借词 壮语中的汉语借词的借入有早有晚,最早的可以追溯到秦汉和唐宋时期。所以壮语中的借词有 老借词和新借词之分。老借词已经融入到了壮语之中,或与固有词结合,派生出新词,或取代了固 有词。新借词则是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量涌入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 新词术语。 现代汉语在被借入壮语后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本文以作者家乡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的 壮语为例,从语音、语法、词汇(义)等方面作一粗略分析。 1、汉语借词在借入壮语后语音方面的最大变化,是送气声母一律变成了不送气声母。 七百弄壮话中的汉借词,主要是从汉语桂林话中借入。七百弄位于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所说 的壮语属于都安壮语。都安壮语属壮语北部方言红水河土语。它最大的特点是没有送气的清塞音声 ④罗常培著:《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1989年9月,第50页。 母。 七百弄壮话的声母: P、7b、m、f、W、t、7d、11、0、r、l、口、G、j、k、rj、7、h、kj、kw、rjw。 在七百弄壮话中,现代汉语借词的声母在借入后被纳入了壮语的声母系统,所有的送气声母也 一律读为不送气声母。声母变化的一般情况为: 塞音不送气清音P借入壮语后部分读成浊音7b。例如: “不”、瘪“?be3、病“7b如。’’等。 不送气舌尖中音t借入壮语后大部分读成浊音7d。例如: 4’’、店“?de:11”、调“?de:u2”、段“?du:n”、定 大“?da、(土)地“7di、度“?du 6’’、毒“?dok8”等。 “7din、动“?dol3 塞音送气清音ph借入壮语后读7b。例如: 6 盘“?ha:n291D 4’’、啤(酒)“?bi91D,、苹(果)“7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