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内形势:5月汇丰服务业PMI为53.5 创八个月新高】 2.doc
【国内形势:5月汇丰服务业PMI为53.5 创八个月新高】 2
【国内形势:前4个月有3个月出口负增长 沿海省份紧急部署稳外贸】 2
【国内形势:跨境资本流动形势有所改善】 3
【产经动向:未来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将出现大幅增长】 3
【产经动向:2020年中国储能市场的累积装机量将达到66.8GW】 3
【产经动向:我国零售市场销售总额有望在2022年前增长至8万亿美元】 4
【产经动向:中国进口车市场进入去库存阶段】 4
【产经动向:万达收购澳大利亚电影院线加速向轻资产转型】 4
【省外动态:上海市经信委率先落实科创中心战略】 5
【经济评论:专家建议“营改增”收关要提前谋划央地财政关系】 5
【经济评论:专家认为上海自贸区建设可以借鉴欧洲自贸区的经验】 6
【市场数据】 6
【国内形势:5月汇丰服务业PMI为53.5 创八个月新高】
汇丰最新调查显示,中国服务业在5月表现强劲,新业务和就业指数均创下数年高点,部分削弱了制造业疲软的影响,对中国经济形成有力支撑。
汇丰(HSBC)/Markit周三联合公布,中国5月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3.5,高于上月的52.9,且为2014年9月以来最高。
“最新中国PMI数据显示,服务业的强劲表现抵消了制造业的糟糕前景,使得整体企业活动有温和增长。”Markit经济学家AnnabelFiddes解读称。
Fiddes进一步指出,5月服务业新业务增势为三年来最强劲,进而带动企业活动和就业。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受制于产出和新订单的收缩,制造业企业继续裁员。
据Markit提供的新闻稿,4月服务业新业务指数升至54.4,较上月的52.8大幅回升,且为2012年5月以来最高位,就业指数亦创下28个月高点。
服务业价格方面,投入价格指数升至三个月高位,而收费价格指数则升回荣枯线上方,显示通缩压力有所缓解。企业对未来的预期指数较上月有所回升。
综合制造业和服务业的PMI指数显示,产出指数较前月略微下滑至51.2,就业指数又回到50上方,新订单指数也有上升。
“由于制造业经营状况仍在恶化,总体而言,增长动力较弱。因此,为实现年增长7%的GDP目标,可能还需要更多刺激措施。”Fiddes表示。
稍早数据显示,中国5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微升至六个月最高,表明随着政策逐步落地,经济趋稳态势初步形成;不过汇丰制造业PMI仍处萎缩区间,且官方非制造业PMI创六年半低点,表明经济需求偏弱局面并未根本改变,稳增长仍需放在重要位置。
返回目录
【国内形势:前4个月有3个月出口负增长 沿海省份紧急部署稳外贸】
前四个月有三个月出口负增长,全年出口增长面临严峻考验。沿海省份不能坐以待毙。
据悉,包括山东、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在内的不少沿海省份已经开始紧急部署稳外贸的举措。
一季度进出口总额、进口、出口分别同比下降18.1%、33.4%、0.9%,面对这样的数据,山东省日前紧急出台稳定外贸增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十条意见,具体举措包括将加快建设“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扩大农产品出口优势,实施“全球价值链跃升”工程等。
浙江近日也将出台促外贸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为完成全年外贸出口目标任务保驾护航。5月26日,浙江省商务厅厅长周日星在台州市场专题调研中表示,当前尽管受汇率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欧元区、卢布区、日元区出口出现下滑,但从全局看,浙江省外贸运行态势总体呈现“高开低走向好”的走势,目前出口尚处于低走阶段。近期省委省政府将出台一系列促进外贸稳增长的政策组合拳。
江苏检验检疫局近日发布16条支持全省外贸稳定增长的措施。
此外,从广东省商务厅了解到,目前广东省政府也在抓紧对企业的调研,研究稳外贸的系列政策措施。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我国出口有三个月是负增长。其中,4月出口同比下滑6.4%,为2009年以来同期最差。
5月官方制造业PMI数据为50.2,略高于前值。统计局官方解读称,制造业进出口形势依然严峻,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均位于临界点以下,进口指数连续2个月回落。
《经济参考报》报道称,多数出口企业和海外采购商将“人民币汇率”列为当前出口压力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去年以来,由于欧元对人民币和美元大幅贬值,造成欧洲市场进口需求复苏远低于预期。此外,巴西、南非等市场需求也因人民币强劲走势而需求减少,特别是对我日用消费品类出口影响较大。
此外,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动荡也是造成当前出口压力加大的原因之一。
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支陆逊表示,当前支撑外贸高速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外需,世界经济增长从金融危机前长周期的繁荣转为金融危机后的低速增长。二是产业转移,由危机前的跨国公司主导的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转变到现在的发达国家产业回归、再工业化。三是竞争优势,过去靠劳动密集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