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超声造影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中的应用探讨.pdfVIP

术中超声造影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中的应用探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rosound 44例,女28例。年龄96天一8岁,平均年龄1.34-3.2岁。采用AlokaSSD一3500超声诊断 仪,UST一5548型线阵探头,频率5~10MHz,适当调节增益和聚焦。检查时患儿取仰卧位,常规腹部 扫查,发现病灶后作纵切、横切及多切面扫查,配合患儿体位改变,实时观察病灶内部声像图特征。肠 套叠声像图表现有以下几种特征:(1)腹部混合性包块;(2)横断面呈“同心圆征”;(3)纵切面呈 “套筒征”;(4)肠壁增厚,呈低回声。典型肠套叠包块同时具备上述四项特征。病灶显示清晰后停帧, 测量包块大小并记录之,横切扫查,测量“同心圆”外圆及中心圆的直径;纵切扫查,测量其“套筒 征”直径。结果本组72例患儿,呈典型肠套叠声像图69例,非典型3例。69例肠套叠部位外圆直 径25~51mm,平均直径36±11.2mm;中心圆直径37—10mm,平均直径254-2.7mm。“套筒征”直 径为20~70mm,平均50 例,占8.33%,同时位于左右侧腹部的2例,占2.78%。结论/JxJL肠套叠的超声声像图比较特异, 横断面呈“同心圆征”,纵切面呈“套筒征”,对临床诊断A,JL肠套叠有重要临床价值。 124. 术中超声造影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中的应用探讨 王意达王 涌 秦茜淼王怡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超声医学科(200040)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陈衔诚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结合术中超声导航技术在AVM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常规超声导航技术在 AVM切除术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能够解决病灶的术中定位、界定边界、导航切除、实时 监测、区分正常和病灶血管等难题。但是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它不能很好的显示病灶的血供模 式,尤其是不能区分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这也就为AVM手术切除导航带来了不确定的因素,为此, 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实施简便、安全、准确性高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超声造影剂是一种理想的血流示踪剂,其大小和流体动力学参数与m细胞相仿,能够随血流分布全 身,在微循环完整的情况下不会进入组织。因此,通过对造影剂的分布动力学进行实时探测就能了解组 织微循环灌注的m供模式。本文中,我们尝试在术中使用超声造影剂作为血流示踪剂来解决常规术中超 声在AVM切除术中的不足。 资料与方法 外科手术切除的患者,术中使用超声血管造影方法确认AVMSt供模式。 使用仪器:Siemens Sequoia512s型超声检查仪,平板式4VI相控阵探头。 液即可使用,经肘中静脉快速团注后约可维持5分钟左右的有效m药浓度。研究方法分别使用二维灰 阶模式、CDFI模式、频谱多普勒模式以及超声造影技术进行术中扫查,通过各种数据分析,评价其应 用价值。步骤: 1.常规扫查:开颅去骨瓣,暴露硬膜。在探头上涂以耦合剂,再用无菌线套包裹,利用生理盐水 做耦合剂进行常规二维灰阶扫查、彩色多普勒扫查以及频谱i煲4量,大致了解病灶的大小、境界、血流情 况、与周围重要结构关系等信息。 2.术中造影:固定探头使病灶出现在图像中央。经肘中静脉快速团注2.Oml造影剂,马上再用5ml 生理盐水冲洗以保证造影剂完全进入血液循环。主机切换到造影条件下,开始计时,同时进行全程录像 用Siemens CPS谐波造影技术成像。 3.造影检查程序:观察画面中造影剂在血管内充盈的先后顺序(即动脉相、静脉相显影),以此寻 一82— 找和确定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观察完毕一个切面,换取另一切面后固定,此时进行爆破程序(即切 换至CDFI条件,取样框充满整个屏幕,MI调节为1.8),并转动探头使声场范围内的微泡全部打破。 再次切换至造影条件下观察微泡的再充盈过程,以此寻找和确定观察切面内是否存在供血动脉及引流静 脉。反复上述过程,直至满意扫查完整个AVM的不同切面,对于病灶的血供有了全面了解为止。 4.回放复查:回放DICOM录像,用“步进”功能以“帧”为单位进一步确认AVM的供血动脉和 引流静脉,并了解血管的位置和毗邻结构。 5.切除后造影:病灶完整切除后,再静脉团注2.5ml造影剂,观察是否有畸形血管残留以及术后 局部血流供应情况。 6.结果比较:术中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术前DSA以及术后DSA随访结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