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南地域建筑文化(博鳌)研讨会·海南博鳌·2008—4
崖城古镇建筑及其历史价值探究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陈 琳陈博
摘要:目前的三亚旅游业多以热带海滨休闲旅游为主,而缺少文化元素的融人。本
文通过对崖城古镇建筑的历史及现状特点的调查研究,较系统地探讨其主要的两种建筑
风格形式及代表建筑,最后提出三亚旅游发展应利用崖城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走保护
开发古镇资源与发展旅游经济相结合的“文化旅游”之路。
关键词:崖城古镇水南村流放文化保护文化旅游
三亚市历史文化遗产80%在崖城。这个有着两千多年文字记载历史的古崖州名
城,曾是州府、县行政首府和军事重镇,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民国七代
风风雨雨的历史沧桑,留下了众多很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被誉为“海南古
文化第一堂”的盛德堂遗址,“中国最南端孔庙”之称的崖州学宫,东门街骑楼建筑一
条街,清代林缵统古宅,三姓义学原址等。这些蕴涵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的建筑
具有较好的文化价值,印证了海南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和许多动人的故事。从某种意
义上讲,崖城古镇积淀的历史文化是证明三亚并非“文化沙漠”的极其珍贵的文化遗
产。
古村古镇是中华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传统文
化的保护力度逐步加大,全社会都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2007年国家建
设部、国家文物局组织的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评选中,崖城古镇成为了海南唯
一人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日前笔者经过调研发现崖城除了近年投人巨资修缮
的崖城孔庙外,其他文物点大多由于年代久远,破败不堪急需维修。笔者所在的海
南大学三亚学院是三亚目前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因此,崖城古镇的保护和建筑文化
挖掘工作也是我们身上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
1崖州的历史渊源
三亚古称崖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清《崖州志》载,宋开宝五年(972年),
振州(今三亚一带)改为崖州,隶琼州。宋熙宁六年(1073年),改崖州为珠崖军。
1
宋政和七年(117年),改珠崖军为吉阳军。明清两代则一直沿用“崖州”。历经建
置沿革变迁,崖城古镇千余年来一直是历代州、军治和民国政府所在地, 是海南南
fax:OlO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http://www.naic.org.cn-36一tel:OlO
海南地域建筑文化(博鳌)研讨会·海南博鳌·2008—4
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而追溯崖州文化的源头,不能不提到与崖城镇一水之隔的水南村。这里,有着
比崖州还要久远的历史。水南村位于古崖州城(今三亚市崖城镇)南二里处,因处
宁远河南而得名。早在西汉时期就已有建制,文字可查的历史近两千年, 从隋代至
宋代,分别是林振郡、宁远县、振州、珠崖军、吉阳军等封建地方政权的所在地。
号称海南岛第一文化古村、诗书礼乐之乡。鉴真和尚、黄道婆及不少朝庭贬官都曾
居住于该村。
水南村的发展方式较为特殊,它的特殊在于它的发展靠外来影响,也就是所谓
的“流放文化”。古代的三亚因为远离帝京,孤悬海外,是边陲蛮荒之地,成为历代
贬黜罪臣流放之地。据《崖州志》记载,从唐代到明朝,中央一级的官员贬黜、流
放到崖州并长年居留在水南村的就有赵鼎等十多人,其中著名的宰相就有李德裕、
韩瑗、卢多逊等六人。这些“罪臣”和朝廷派任崖州的名宦传播中原文化和先进的生
产技术,促进了崖州的经济文化发展。由于人杰地灵,水南村人才辈出。自宋至清,
崖城水南地区出了名贤14人,水南村竞占了11人,代表人物为明代进士钟芳、钟
允谦父子。钟芳是明清两代学者尊崇的“糍海巨儒”,官至兵部左侍郎、户部右侍郎。
历代贬官在崖州播洒中原文化,启迪民智,为崖州构筑了深厚的文化基础。贬官在
崖州的经历作为诗文流传至今,成为今人回望古城历史风貌的珍贵史料。
2崖州建筑的调查研究
崖城有许多有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落,根据建造时间和建筑风格可分为两大
体系:一类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目前保存的多建于清或民国,充分体现
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南洋地域气候的融合。比较典型的有崖州学宫、盛德堂、崖城古
民居、水南古民居;另一类建筑为近代建筑,代表了南洋式建筑形式和风格,像崖
城东门街骑楼群。
2.1古代建筑
崖州学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