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鞘内注射给药的使用方法探讨.pdfVIP

万古霉素鞘内注射给药的使用方法探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古霉素鞘内注射给药的使用方法探讨 田静“,岑键吕2李兴德‘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1.药剂科:2.神经外科,昆明650011) 1炳例介绍 药敏试验根据症状、体征考虑与颅内感染有关,诊断为:左枕室旁脑脓肿,继发阻塞。IIii积水。采用静脉 果不明显。 2用药方法 采取鞘内注射联合脑室外引流治-777D1案:腰椎穿刺鞘内注射万古霉索,穿刺前暂时夹I)Iii室引流管: Oillg)加0.9。,/o氯化钠注射 先从静脉用药O.9%氯化钠注射液幢E1,1‘爿j万古霉素0.59@-tt取5ml(含万古霉索1 液5ml稀释后缓慢注入鞘内,给药lh后:再:开放脑室引流;脑脊液培养2~3次无MRSA细菌生长、体温正 常后拔管。鞘内注射操作简单,疗效岗‘定。 3讨论 3.1感染性质 脑脓肿是严重感染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为人体防御免疫功IL-li,;薄弱区域,不仅白细胞数量少,而且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低下,如果颅内存在病灶以及手术本身使得外围组织及血脑屏障遭到破坏, 各种条伺:致病菌极易从血.液循环进入脑内或脑室内,因此明确诊断后在治疗时必须选用杀菌剂。但由于各 种各样的原因,使得脑脓J|叶,患者中脑脊液细菌培养的附性率普遍偏低,临床获得致病菌药敏结果的几率同 样比较小,冈此需要选择7’。’谱杀菌荆或者联合』.日药。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不仅取决1j抗菌药物的抗 菌活性、抗菌谱,同时取决于抗菌药物透过血脑屏障及其在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选择能够透过虹脑屏障 并:在脑脊液中保持治疗药物浓度的适宜抗菌药物是治疗脑脓肿的关键。 3.2致病微生物分析 颅内感染治疗困难,脑脊液标本分离培养阳性率低,引流虽然可降低颅内压,减轻炎性反应,但不能 清除致病菌。抗菌药物治疗常为经验性用药,因此,对术后颅内感染致病菌流行病学资料的掌握尤其重要。 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3.3经验治疗 美国感染疾病学会发布的临床指南中推荐,对于颅脑贯通伤,神经外科术后以及脑脊液外流患者,抗 菌药物可选择万古霉素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或美洛培南之中的一种,国内许多关丁脑脊液细菌培养和药 敏结果也支持这种经验性用药方案。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中耐苯唑两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 色葡萄球菌高发。但疗程尚未标准化,应根据致病菌、患者个体情况确定,一般为7--21天。 3.4治疗方案及评价 l 79 疗效果不明显,原因是万古霉素药物分子量过大限制了药物的透过率,只有当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联结被 破坏时,并且大剂量时才有’rqll‘匕‘部分进入血脑屏障。故建议采取鞘内注射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方案,先从 5ml稀释后缓慢注入鞘内,给药1h后再开放脑室引流:鞘内注射给药,1次/日,连用4次。该患者临床 症状明显改善,体温于第3天恢复正常,各项检验指标逐步恢复接近正常,说明采用鞘内注射联合脑室外 引流治疗方案比较成功。虽然经腰椎穿刺鞘内注射将抗菌药物注入蛛网膜卜.腔不易均匀分布]-脑室系统, 毒性反应大,疗效欠理想,剂量过大可引起脑膜或神经根刺激症状私l蛛网膜下腔粘连,甚至惊厥、昏迷、 死亡,一般故不主张鞘内注射。但特殊情况下,如革兰阴性肠道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鞘内注射 仍有其适应症。 我院53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赵群,司继刚(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药剂科,淄博255036) 我院自2003年实施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以来,在院ADR监测小细和广大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员及药师对于药品不良监测报告的意识不断加强,所上报的病例报告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的提高。为更好 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现将2006年度我院上报到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531份报表进行分析,以期 掌握ADR发生的动态,进一步搞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l‘: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和方法 涉及的患者情况、报告来源、药品类别、药品刹型、给药途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及A1)R发生情况进行分 类统计。 2结果 2.1一般情况 63例因药品说明二J_}未注明或未发现文献报道归为新的ADR。各年龄段分布情况及构成比见表1。 2.2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种类 按照第15版《新编药物学》、2005年版《lf{{;床用药须知》的药品分类方法,对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 进行分类统计,见表2。 2.3不良反应涉及的抗微生物药品种类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