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庭教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式家庭教育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把儿童教育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要把这块大理石做成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一是家庭,二是学校,三是儿童所在的集体,四是儿童本人,五是书籍,六是偶然因素。单从排列顺序上来说,家庭无可争议地被列在首位,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不言而喻。但在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中国,家庭教育存在致命的败笔,教育的矛盾性、片面性和扼杀性已经不容忽视。   “清醒”or“糊涂”的父母   NO.1 “后妈”育女——为培养女儿,亲妈“诈死”13年   今年9月中旬媒体报道,沈阳一位亲妈诈死,欺骗女儿称其亲妈已死多年,在女儿事业有成后告知真相。据了解,当孩子程程还小时,申女士就告诉她,“你妈已经死了,我不是你亲妈”,还说“我只供你读书,供你上大学,以后别想指望我”。当孩子笑着表示怀疑时,申女士更斩钉截铁地肯定了自己的话。事后她说,当时只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事情果然如她所预想的一样,程程仿佛变了一个人,刻苦学习、吃苦耐劳,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由原来中上等的成绩,一跃冲进班级前五名,而且既懂事又听话。如今,程程已事业有成,成家立业后,独立性更强了。于是,申女士把真相告诉了女儿。“其实,你妈没死,我是你亲妈”,程程得知此事后变得沉默寡言,表示不信,申女士于是解释了自己的初衷,还为自己成功欺骗女儿,让其取得不错的成绩而感到骄傲。   【思与用】   当今,由于娇生惯养,啃老、不良少年游手好闲、富二代“坑爹”现象越来越多。一些家境较好的孩子,没有危机感,在社会中极易迷失自己,但多数孩子在正常的家庭环境中能健康成长,多数亲生母亲也带出了不少人才。这位母亲出发点是好的,但方法和手段过于简单:她没有想到女儿由此沉默寡言、孤僻自卑,也没有考虑到女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以来,传统家庭教育使家长过分看重孩子的成绩,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关心甚少,青少年心理问题突出,这一点值得反思。另一方面,教育应讲究方法,而她的方法建立在“无血缘、不亲属”的反人性理论上,利用中国社会存在已久的“继母皆狠毒”的观念对孩子进行“恐吓”,这对孩子未来发展十分不利。所以说,亲妈诈死,不是一出喜剧,更不是一出感人正剧,而是一出以母爱之名行残忍之实的悲剧。   NO.2 男版孟母:“热烈的爱”还是“糊涂的爱”   女儿读书到哪里,父亲苏以彬就将自己的小餐馆开到哪里,有人给他起了“男版孟母”的绰号。今年,父女俩一起参加高考,同时被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同一个专业录取。9月2日,苏以彬将女儿送到学校,办理了入学手续,而他自己的大学梦暂时无法完成。1989年,苏以彬在老家参加高考,495分,离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差10多分。当时,还可以自费上大学,但家里穷,没有钱。1993年,苏以彬来到武汉,在一家餐馆学习厨艺,之后成了家,并有了女儿苏晓梅。虽然自己没上大学,但苏以彬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女儿小学一年级在高雄路小学上学,他将餐馆开到高雄路;女儿小学二年级,在武汉市青少年宫小学上学,他的餐馆又移到了学校附近;五年级,女儿被东西湖吴家山第三中学女子足球队教练相中,跳级进入该校上初中,于是苏以彬的餐馆又跟着搬迁。女儿高二下学期,学习成绩还是提不起来。苏以彬一狠心,关掉餐馆回家,带着女儿学习。今年6月7日,女儿在武汉参加高考,苏以彬在公安县以社会考生的身份同时参加高考。   【思与用】   男版孟母的举动,更像是为了完成自己心中神圣的梦,他把这个梦寄托在孩子身上。由此看来,这伟大的“迁徙”中有着不小的“私心”。无论是想圆自己的梦还是想圆孩子的梦,都没有错,错就错在这种爱如此热烈,热烈得让孩子无法承受。还有对孩子的心理压力问题——为了自己,父亲可谓“付出了所有”,这会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男版孟母的爱,“热烈的爱”也是“糊涂的爱”。   NO.3 成都女孩:上大学遭父亲反对   9月1日是很多大学的开学日,在新生们忙着开始迎接大学生活时,成都女孩玲玲却在为上大学的事和父亲谈判。虽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玲玲的父亲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他宁愿出钱资助玲玲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19岁的玲玲出生在川北的一个小村子,父母都只读完了小学,就开始做小生意。5年前,父母带着玲玲和弟弟举家搬到了成都,买了套房和小铺面做小生意。“我们家经济条件不错,不缺上大学的钱。”“我非常爱读书,喜欢泡在图书馆里。书本打开了我的眼界,提高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读大学,才能让自己更有修养、更有层次,大学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我不想成为只会做小生意的农村人,没有任何精神追求。”玲玲说。玲玲的父亲则这样向媒体记者表示,“我也很想支持女儿去过她想过的生活——可明明知道她(的选择)是错的,却还要支持她,这点我做不到。现在的大学教育,只能培养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