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论文摘要集
专题10:活动构造与地质灾害——暨汶川8.0级地震
北川县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初步研究
陈杰,李涛,张培震,魏占玉,李峰,黄明达,冉勇康,于松,王萍,雷生学,
刘进峰,尹金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chenjie@ies.ac.∞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我国南北地震带中段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四川汶川Ms8.0级地
震是有史记载以来在我国大陆发生的震级最大、地表破裂最长的挤压型地震事件。对于地震
地表破裂带的详细填图将不仅有助于理解地震本身,估算其地震复发周期,而且将有助于我
们对其它地区同类构造地貌特征的解译。与走滑型或拉张型地震相比,挤压型地震产生的地
表破裂带极为少见,对于挤压型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相关地质灾害进行详细研究的震例则更
少(Rubin,1996)。这次8.0级地震为研究板内特大挤压型地震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地震后中国地震局组织相关单位对该地震开展了多学科的综合科学考察。笔者主要对
北川县城一带地震地表破裂带及相关地质灾害进行了大比例尺填图和详细测量。由于挤压型
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复杂性,在地表出露具有不连续性,再加上震区地势陡峻、植被茂密、人
口稠密以及大量地震触发滑坡和岩崩的发育,使得找寻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工作异常艰难。我
们以中国科学院2008年5月16日拍摄的震后2 km
m分辨率航片作底图,对发现的长约19
地震地表破裂带进行了大比例尺填图,将各种变形现象尽可能如实地反映在图面上,对于典
型地段用差分GPS和3D扫描仪进行了实地系统测量。
本段地震地表破裂带总体走向N30。E,可分为2段。jL}ll县城北川中学(新区)以北的北段
长约5km,分布在湔江东岸,斜切木竹山一元宝山西坡,主要表现为基岩断层,地震断层发
育在古生代页岩、煤系地层中,在地表形成极为壮观的貌似正断层的、坡向东的基岩断层陡
坎(北西盘上升),总体走晦JN40.50。E,基岩断层面陡倾或近直立,断层面上多处可见擦痕、
阶步。断层性质为逆倾滑,断层右旋走滑分量与垂直分量几乎相同。其垂直位移、右旋走滑、
地壳缩短量及净倾滑量分别为~3.5m,一3.4m,~3.7na,--4.9m。
北川县城以南的南段总体走向N25.30。E,沿北川大酒店、任家坪、魏家沟、坪上2组、
坪上3组、银淀坎、柳林村、老场河上游、凤凰山山前、五星乡一线呈蛇曲状蜿蜒展布,长
约14km。该段地震地表破裂表现为一条相对简单的、2.5m高的主逆断层推覆陡坎或褶皱陡
坎(北西盘上升),陡坎上盘变形较弱,但在陡坎脊部发生强烈的抬升、褶皱作用和张裂,下
盘几乎未见变形。局部地段还发育1.2条次级陡坎。对于单条陡坎,变形带宽度约为10.60m,
其中上盘(北西盘)变形带宽度约为6.50m。在平面上地震陡坎走向变化较大,呈蛇曲状,可
能表明该段断层面倾角较缓。该段地表破裂以逆掩为主,垂直位移多为2.5-4.0m,最大可达
4.5.5.0
m,局部地段可见右旋走滑位移1.2
m,个别地段可见左旋走滑位移lm,这显然是
由于断层走向变化或地形地貌变化造成的。
本段地震地表破裂带基本上沿先存的、形成于晚三叠纪印支期的擂鼓平错断层和北川冲
断层展布,使得这些先存断层重新破裂。尽管发震断层未见任何历史记载的大地震记录,但
对震前航片的解译及野外考察发现沿断层多处发育断层陡坎并断错全新世地貌,这表明该断
层曾经发生过大地震。但以北川县城北川中学(新区)为界,北段和南段的断错地貌截然不同,
可能表明这两段具有不同的活动构造变形特征和演化历史。
39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