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88. 第六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_——————————————————————————————————————————————————————一
河口细颗粒泥沙有机絮凝的研究综述及机理评述
刘启贞1 李九发1 陆维昌2 李道季1 沈焕庭1
(1.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62;
2.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上海 200062)
摘要:河121海岸水域细颗粒泥沙的絮凝研究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课题,由于河El区水体成分较为复
杂,加上水动力条件的影响,因此对絮凝的研究也是众说纷纭,本文针对河口区丰富的有机质,着重分
析和综述了有机质对细颗粒泥沙粒径、表面电性质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有机絮凝的热力学理论解释等研
究成果,同时对泥沙颗粒有机絮凝的机理和有机一无机复合絮凝的模式进行了详细评述。在此基础上,
结合国内有机絮凝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河口 有机絮凝细颗粒泥沙 表面电性质
1引言
河口海岸水域环境中细颗粒泥沙的絮凝沉降是引起河口、海岸泥沙沉积的主要原因
之一。由于受径流和潮流的相互作用及盐淡水交汇等的影响,河口区细颗粒泥沙可发生
絮凝(吸附)一沉降一再悬浮一解絮(解吸)一扩散一沉积等复杂的变化。特别是絮凝作用,
在河口沉积过程中对泥沙的聚集和输移、河槽和浅滩的发育演变有很大的影响,并且在
河口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对许多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的化学行为、迁移和归宿也有显著
影响。因此,河口区细颗粒泥沙的絮凝研究,对揭示河口“过滤器”本质和阐明河口沉
积动力学过程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因而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各河口的絮凝研
究主要集中在外部环境方面,如物质成分(矿物成分、粒度成分、含沙浓度、泥沙颗粒表
面电荷)[卜31、介质条件(盐度、温度、黏度、pH值)‘4。】和动力条件(流速、紊动强度)[6~10】
等,而对其内在因素及其絮凝机理的探讨较少,而且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无机离子对絮
凝影响方面,但河口悬沙中具有丰富的有机质,因此研究有机质对泥沙絮凝的影响,对
悬浮颗粒复杂的河口变化过程的认识是十分有意义的。自1963年Riley[11J在美国长岛海
峡发现淡黄色的由细菌、淤泥颗粒、藻类等组成的天然有机絮凝体之后,各国科学家运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水下摄影等多种手段研究其形成机理、变化规律以及对悬浮颗粒沉
降的影响等。本文就目前有机絮凝研究现状及其絮凝机理进行综合评述。
2有机质对细颗粒泥沙影响的研究
河口区细颗粒泥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其界面化学效应极为突出,并且具有特有
的电化学性质,因此水体化学条件的变化可导致细颗粒泥沙的絮凝或分散。黏性泥沙与
基金项目:“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4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作者简介:刘启贞,男,1979年出生,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河口海岸地球化学沉积过程研究。
三、泥沙运动基本理论及泥沙输移 ·289·
非黏性泥沙的划分以是否发生絮凝为分界线,而是否发生絮凝又主要决定于泥沙颗粒的
大小,因此研究有机质对细颗粒泥沙界面化学效应以及粒径改变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2.1 有机裹层对悬浮泥沙颗粒表面电性质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界面化学因素对河1:3细颗粒泥沙的稳定性和絮凝沉降规律影响较大。金同轨[12】等对
黄河泥沙的絮凝形态学以及絮体构造模型进行了探讨,认为比表面积在泥沙颗粒与有机
质的吸附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如图1所示,泥沙颗粒具有特有双电层特性。一般而言,
由于不同河流双电层中心的泥沙颗粒的组成不同,会导致各个河流泥沙的电位不同,但
英国Hunter¨t”1用电泳仪测定了四条不同类型河流的悬浮颗粒,发现表面电性质十分相
似,这主要是有机裹层的影响。张正斌【l5】研究了海洋有机物对悬浮颗粒物电泳淌度的影
响表明:海洋有机物吸附到悬浮颗粒上后,使得原来带有不同电荷的颗粒物均带负电荷;
海洋有机物与钙、镁等金属离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原来电泳淌度差别很大的各种悬
浮颗粒物变得相互接近。这都说明了有机质形成的“保护膜”对悬浮颗粒表面性质的影
响很大。陈邦林、陈国平【16】等用测定粉体接触角的方法证明长江I:I泥沙的疏水性及亲水
性与泥沙表面有机质存在形态有关。其存在模式如图2所示,图2(a)表示泥沙吸附有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i-23Al-17Nb合金锻制饼材的组织和性能.pdf
- 风切变对对流边界层物理属性和示踪物传输影响的大涡模拟研究.pdf
- 钙矾石结晶化抑制剂对膨胀剂膨胀率影响研究.pdf
- TiN%2fTi镀层对Ti811合金常规疲劳与高温微动疲劳抗力的影响.pdf
- 富氧流化床着火特性的研究.pdf
- 硅当量与终轧温度对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影响.pdf
-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棘颚口线虫ITS2和CO1基因的种系发育分析.pdf
- p-型(Bi1-xSbx)2(Te1-ySey)3温差电薄膜材料的电化学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pdf
- O2在CuCr2O4(1OO)表面吸附与解离的理论研究.pdf
- 地龙活性蛋白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pdf
- 山东省城市道路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标准DB37∕T 5143-2019.doc
- 软件定义分组传送网测试方法 YDT 3842-2021(最全).doc
- 居住区供配电系统技术标准DB34∕T 1469-2019.doc
- DB∕T 84-2020 卫星遥感地震应用数据库结构(1).doc
- 喷筑石膏复合墙体应用技术规程TCECS 675-2020.doc
- 水利信息模型应用标准DB37∕T 4357-2021(最全).doc
- 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DB53∕T 1032-2021.doc
- 市政地下空间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DGTJ08-2311-2019.doc
- 回弹法检测水泥基灌浆材料抗压强度技术规程TCECS 801-2021.doc
- 双壁钢围堰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DB50∕T 960-2019(最全).doc
最近下载
- MCN机构运营与管理模式优化方案.docx
- AOP30使用说明.pdf
- 剪映操作教程.ppt VIP
- 伦敦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报告(2023年).docx VIP
- 天津华宁KTK101工作面及皮带使用说明书.pdf
- 8.2 重力势能 课件(共27张PPT)(含音频+视频).ppt VIP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 .pdf
- TIA博图软件培训(内部资料).ppt VIP
- Unit 2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Using Language Should we fight new technology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
- 中学生防拐防骗安全教育.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