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子显微学报J.Chin,Eleeh.blicrⅫ.S∞
118 25(增刊):118~1192006年
Fe—C—Mn.Si
TRIP钢经配分处理后
显微组织的TEM观察
钟 宁1,王晓东1,黄宝旭1,戎咏华”,王利2
(1.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30;2.宝钢技术研究中m,上海201900)
2结果与讨论
相变诱发塑性钢(TRIP钢)是一种优良的汽车
用钢,本文利用一种新的热处理工艺:淬火和配分处 如图1所示,经过淬火和配分处理的Fe.0.2C.
理相结合的工艺对Fe-o.2c.1.5Si.1.67MnTRIP钢进1.5Si.1.67Mn钢具有典型的板条马氏体组织,板条
行热处理。经过淬火和配分处理所得到的Fe.0.2C.内位错缠结。图2a和图2b分别显示了马氏体条间
1.5Si.1.67Mn配分钢的抗拉强度为1100MPa,而同的薄膜奥氏体明场像和对应的暗场像,且马氏体和
样成分的TRIP钢的抗拉强度只有800MPa,且相对奥氏体两相之间的取向关系满足N.w关系,对应选
于TRIP钢而言,配分钢在抗拉强度提高的同时塑性区电子衍射花样的标定如图2c所示。与TRIP钢
和韧性仍然可达到20%。为了研究配分钢和TRIP
(组织约为50%铁素体,39%贝氏体和11%的残余
钢两者强度和塑性的差异,本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奥氏体,且残余奥氏体的形态为块状或者膜状分布
(TEr,1)研究淬火一配分钢的微观组织结构并与前期于铁素体边界和贝氏体边界)比较,配分钢组织中主
研究的TRIP钢组织进行比较。 要为位错型板条马氏体,它比TRIP钢中的铁索体和
1实验 贝氏体有更高的强度,而残余奥氏体约5%,少于
实验材料为宝钢提供的TRIP780,试样经过900
TRIP钢中的残余奥氏体,但配分钢中奥氏体在马氏
℃奥氏体化180s后淬至150℃,随后在480℃的盐
体板条之间,呈薄膜状,不仅宽而且长,所以配分钢
浴炉中保温6s,最后淬至冷水中。将试样机械减薄 在比TRIP钢具有更高的强度的同时,也保持了较高
至0.05mm,然后电解双喷减薄(所用腐蚀液为高氯的塑性和韧性。
CX
酸+无水乙醇),所制得的试样用JEOLJEM一100 参考文献略.
Ⅱ型透射电镜进行观察。
图1配分钢中的板条马氏体组织。Bar=100hm
*通讯作者
电子显微学报J.Chin.Electr.Micro∞.Soc
25(增刊):118~1192006年 119
图2 a:马氏体条问的薄膜奥氏体明场像.b:马氏体条间的薄膜奥氏体暗场像
c:对应2a中的电子衍射花样。Bar=100ri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MK-801建立精神分裂症的听感觉运动门控障碍的小鼠模型研究.pdf
- 甲磺酸帕珠沙星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pdf
- β-葡萄糖苷酶基因过量表达提高Trichoderma+reesei降解纤维素底物的活性.pdf
- 电容器旧封存点周边农田土壤多氯联苯污染的化学与生物检测.pdf
- 28例恶性肿瘤患者颈部较大转移灶的加温治疗.pdf
- MgO-Y-%2c2-O-%2c3--ZrO-%2c2-陶瓷的制备及其离子电导性能研究.pdf
- MMoO4(M%3dCo、Ni、Cu、Zn)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pdf
- 等离子体—吸附SO-%2c2-转化机理研究.pdf
- 当代气候变暖的成因及其后果问题+融合中西两种科学思想全面应对全球变化后果.pdf
- 癫痫共患病的临床意义.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