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苯与癌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尹松年李桂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Browing收集到苯暴露工人中自血病的类型有急性髓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红白血病。此
后,各种文献报告还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等。但这些报告几乎都是病例报告,缺乏流行病学有关发
病率或死亡率的资料。1987年尹松年、李桂兰等报告在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发现苯暴露队列
除白血病外,恶性淋巴瘤、肺癌、也显著高于对照队列,首次指出苯可能有多发致癌性。
2、苯的多发致癌性流行病学研究
为了进一步研究苯的多发致癌性及其接触(剂量)反应关系,我们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
Cancer
所(Nationdal
工厂的工人,维修及管理人员,非苯暴露队列共35,805人,系无苯作业工厂的工人及管理人
沈阳、锦州、郑州、洛阳、广州、南昌、开封等12个城市的712个工厂,调查项目包括全
部队列成员的人口学资料,苯接触职业史,死亡原因,全部肿瘤死亡信息,血液及淋巴系统
恶性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诊断资料,家族肿瘤信息等。全部调查工厂白1950年以来的生产状
况,苯浓度测定资料。全部原发性肿瘤死亡病例的诊断依据,医学病历及病理、检验资料占
67.6%,其他书面记录占19.9%,口头信息仅12.5%,所有血液淋巴系恶性肿瘤病历资料及病
理片均经过中、美双方专家分别审阅共同认定。
3、回顾性队列各种肿瘤的死亡率
调查结果表明各种恶性肿瘤死亡人数773人,苯组与非苯组相比,相对危险度(RR)1.1,
癌,鼻咽癌,食道癌在苯组明显增多。
4、苯队列工厂苯暴露浓度的评估:
苯作业工厂车间的浓度在以往许多文献中缺乏资料。有些文献报道一些苯测定结果,几
乎都是短时间或瞬间采样的测定,结果只能反应采样当时的水平,很难说明苯作业工人长期
暴露的水平或累积接触量。为了研究苯与癌症的剂量反应关系,我们首次采用国际先进的回
顾性综合定量评估方法,将12个城市的672个生产或使用含苯溶剂的工厂,按工厂,车间,
车间的历史苯浓度和生产资料,包括历次苯测定数据、生产原材料、含苯百分比、产品、产
43
量,含苯溶剂使用量和使用年份,生产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等信息。根据收集的各项信
息,历史苯测定数据共8477个,基于苯测定数据和相关信息作出的评估共6896个,综合评
11.5ppm,平均15.6ppm,各时期定量评估参数与苯监测数变动趋势基本相符。各工厂苯浓
度在1974年前处于较高水平,1975年后呈下降趋势。
5、苯与白血病/骨髓发育不良综合症(如S)剂量一反应关系:
本项调查发现苯组白血病共49例,其中急性髓性白血病(A皿)23例,慢性髓性白血
组白血病9例,其中AML4例,C地2例,ALLl例。苯组与非苯组比较,白血病
RR=2.6(1.3—5.7),AML
AML/MDS合计28例,RR=4.1(1.4-11.6)PO.01具有显著的差异。
根据苯浓度的定量评估参数计算各工厂/车间/工种在各时间段的苯浓度水平,结合各调
查对象包括病例的职业史,工种类型和苯作业工龄时段,从而获得各浓度水平的相对危险度。
系,反应曲线在低苯水平是呈浙进式升高,但在高水平时趋于平缓,接触苯浓度平均lOppm
苯接触水平与暴露年限的关系,将病例诊断前苯暴露时间分为两组,10年以下为近期,10
年以上为远期,分别计算不同累积接触水平的勰,首次发现白血病危险性增高在近期有显
著性,PO.03,而在远期无显著性,PO.51。说明苯诱发白血病与近期暴露苯的水平关系
密切。这一点与我们前期队列调查发现白血病的发病潜伏期为5-10年是一致的。
6、苯与恶性淋巴瘤的剂量一反应关系
各种恶性淋巴瘤在苯组共20例,其中非霍杰金氏淋巴瘤(NHL)17例,非苯组共3例
全是NHL,统计分析NHL
1972年以后的RR=O.5。说明接苯工龄长者危险性大于接苯工龄短者。
非霍杰金氏淋巴瘤与苯暴露的平均浓度lOppm
证明有显著的剂量一反应关系,反应曲线从低至高呈渐进模式。值得指出的是,NHL发病年限
(10年以下)暴露水平无关,PO.15。这一特点与白血病有明显不同。
7.苯与肺癌的剂量一反应关系
1987年,我们首次报道苯作业男性工人肺癌死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