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管理中的德制 法治的历史前提和社会功能 从法治走向德治的历史进程 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权治 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法治 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德治 公共管理中德制建设的历史必然性 4.1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 法治是一种社会治理模式。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所谓法治就是依法治理。 法制的目标追求是,把社会生活的一切层面都纳入到依法规范的轨道上来,用法律意志的确定性取代权力意志和个人情感因素的不确定性。 4.1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 基于法制的法治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当社会分群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出现了多元利益并存的状况,为了满足多元利益的要求,在多元利益要求中谋求建立统一的秩序,才在历史演进中客观地形成了法治。 法治依据法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来进行社会治理。但是,在社会治理的实践中,法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总会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显现出它的不周延性和表述上的不明确性。 4.2 从法治走向德治 在权力关系极其严密的条件下,法治是很难生成的,只有在权力关系出现松动的地方,才可能确立起法治的社会治理模式。 在人类对理想法治形态的追求中,包含着德治的渴望。 如果说法治是依靠法律的治理,那么德治则是依靠道德的治理。 4.2 从法治走向德治 法律是一种外在规范,而道德则是人们“内心的法”,这一点决定了德治是一种更高的社会治理模式。 公共管理是一种服务定位的社会治理模式,它把统治型和管理型社会治理活动中的对象性限制转化成社会治理主体的自我限制。 4.3 关于法治与德治的思想遗产 在治理方式的意义上,法治和德治都是人类社会的长期追求,无论在古希腊还是中国古代,都有着关于法治和德治的丰富思想。 柏拉图的早期思想属于“德治论”的思想,而后期的思想则属于“法治论”的主张。 4.3 关于法治与德治的思想遗产 到了近代,在西方思想史上,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体系。 在中国,德治思想在周王朝时期就被提了出来,后来经过儒家的发展和完善,成为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社会治理思想。 4.4 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权治 统治型社会治理属于权治的范畴,在这种治理模式中也可能包含着法治和德治。 但是,法治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手段,而德治则是权治的掩饰和补充,是服务于权治的。 4.5 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法治 管理型社会治理基本上属于法治的社会治理,但是,法治产生于限权的需要。 与权治相比,基于法制的法治是一个历史进步。 然而,法治并不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治理方式,它需要为公共管理的德治所代替。 4.6 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德治 公共管理是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形式,它以德治为标记,它把法治和德治统一了起来,用道德的权威统摄着权力的权威和法律的权威。 在公共管理之中,由于德治的社会治理方式的确立,由于德治与法治的统一,使法治在社会治理活动中能够更为充分地发挥社会治理功能。 4.7 公共管理中的德制建设 公共管理中的德治并不仅仅是作为社会治理手段而存在的,公共管理需要在德制建设中来完善德治,将德治作为一种治理模式来加以建构。 这样一来,德治就不再是治理方式意义上的圣人之治,不是通过教育的途径来加以确立的社会治理方式,而是基于德制的社会治理。 一旦德制确立起来之后,制度就可以发挥教育的功能,而且能够实现最为充分的教育,从而德治就会成为一种稳定的社会治理模式。 复习思考题 Company Logo 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 LOGO 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张康之著 第4章 重点问题 1.法治与法制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法治赖以确立的客观前提是什么? 3.为什么说法治之中包含着走向德治的逻辑必然性? 4.为什么说管理型社会治理是以法治为主的社会治理? 5.公共管理中的德制建设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Company Logo 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