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戴震礼学研究的特色与影响.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戴震礼学研究的特色与影响.pdf

DOI:10.13796/j.cnki.1001—5019.2015.01.013 论戴震礼学研究的特色与影响 徐道彬 摘 要 :“理”与 “礼”是清代学术史上理学与考据学思想争议的两个重要概念。作为乾嘉学术的 代表人物,戴震的礼学研究与理学批判,继承姚际恒和江永的治学路径,确立 “理存于礼”的思想体系, 启导凌廷堪 “以礼代理”学说的建立,因而具有突出的时代特色和深远的学术影响。 关键词:戴震;江永;凌廷堪;礼学;理学;徽州;徽学 中图分类号:K295.4;B24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5019(2015)O1一Ol00—09 基金项 目: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13BZX045);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 目(12JJD750016) 作者简介:徐道彬,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学博士 (安徽 合肥 230039)。 清代初期,统治者大力推行崇儒重道的文 学研究必须根植于经学 ,“理义不存乎典章制 化政策。随着社会 的南乱而治 ,朝廷 由崇尚程 度 ,势必流人异学曲说而不 自知”。戴氏 “理存 朱理学而逐渐转 向经术之学。在 民间社会层 于礼”和 “理存于欲”的学术理念,开辟了清代 面,作为朱熹乡邦的徽州学者,江永、戴震 、凌廷 礼学研究的新境界 ,成为反理学的急先锋 ,启导 堪等也顺应时代学风,奉行顾炎武 “理学即经 了清中期凌廷堪、阮元等人 “以礼代理”思想的 学”的主张,“以经学济理学之穷”;厌倦主观的 先路 ,在新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 冥想,而倾 向于客观的考实;强调 “圣人之道在 要意义 。 六经”,“六经者,道义之宗而神 明之府也”,“贤 一 、 时代学风嬗变与地域文化背景 人圣人之理义非它,存乎典章制度者是也”①。 他们或弃 “理”而言 “礼”,或 “以礼代理”,“以 徽州处于万山之 中,“少平原旷野 ,依 山为 古礼正今俗 ”,表现出异常的批判理学倾 向。 居 ,商贾东西行营于外 ,以就 口食 。然生民得山 譬如江永以训诂考证手段研究 占礼,纠偏和补 之气质,重矜气节,虽为贾者,咸近士风”②。儒 正朱熹 《仪礼经传通解》而作 《礼书纲 目》,轻视 家的礼仪教化加之山野气质,使徽州山民知礼 空言论 “理”,注重躬行履 “礼 ”,在一定程度上 法,重气节,自谓:“礼者,人之十,而学者所 以 引导学者绕过 “理学”而求 “礼学”,弃 “理”言 学为人者也。人不学,则不知礼;不知礼,则虽 “礼”,减轻朱子理学和陆王心学流弊在徽州的 学而非其正。”⑧“礼者,天地之序也。先王知理 消极影响。其后,戴震抨击程朱理学 “以理杀 之不可易也,乃为设其器,制其物,为其数,立其 人”,主张 “理义非他,存乎典章制度”,认为理 文,以待其有事,而为其起居出入、吉凶哀乐之 ① 戴震:《戴震全书》六 《古经解钧沉序》和 《题惠定宇先生授经 图》,合肥 :黄山书社,1995年,第377页、505页 关于清代前 期朝廷思想文化政策的变化 以及当时学风的嬗 变,请参阅陈祖武 《清初学术思辨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和龚书铎主 编 《清代理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的相关章节。徽州地域学风及其特殊背景问题,可参阅拙作 《徽州朴学成因的地域性 解读——以戴震为中心的考察》,《安徽大学学报》20o8年第3期;《戴震研究史料考辨四则》,《中国典籍与文化》2015年第 1期。 ② 戴震:《戴节妇家传》,《戴震全书》六,第440页 ③ 李菁:《茗洲吴 氏家典序》,吴翟:《茗洲吴 氏家典》,合肥 :黄 山书社,2006年。 100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