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河西崇儒研究.pdf
第 33卷第 7期 孔 军 :魏晋南北朝 时期的河西崇儒研究 ·9 ·
的西凉政权为汉人政权。他们虽然偏安一隅,却始 他还特意下过 《尊礼刘瞩》、 《求贤》二令 。足见其
终保持着对 中原儒学 的继承与相沿 ,形成 了河西儒 求贤若渴不弱于李鼍,不亚于张轨。
学得以建立的基础。 而这几个身处西北一 隅的政权 ,其尊儒求 贤的
河西五凉,其 中前凉存在时间最久 ,自公元 统治政策 ,无疑为贤 良文学的生存提供 了必要 的土
301年张轨据有河西 ,直至公元 376年前凉灭亡 ,共 壤。使得河西贤 良文学进可 以入仕为官,退可以安
存在了76年之久 ,也是崇儒最为明显的政权。 心著书立说。因此陈寅恪先生有评价 :“张轨领凉州
张轨于西晋末年据有河西 ,却并没有承认 自己 之后 ,河西秩序安定 ,经济丰饶 ,既为 中州人士避
是割据政权 ,他一面遥尊晋室 ,死前 留下文武将佐 , 难之地 ,复是流 民迁徙之 区,百余年 间纷争扰攘 固
咸当弘尽忠规 ,务安百姓 ,上思报 国,下 以宁家 的 然不免 ,但是较之河北 、山东屡经大乱者,略胜一
遗训 ,使其得到了贤 良文学的敬仰 ;另一面他又大 筹。故托命河西之士庶犹可以苏喘息长子孙 ,而世
加崇儒求贤,致使 当时学术盛行 ,以至于 “中州避 族学者 自得保身传代以延其家业也。” 。足见当时的
难来者 日月相继 ,”而张轨政权只能 “分武威置武兴 河西的儒学发展氛围之好 。
郡 以居之。”… 于是也就有了民谣 :“秦川中,血没 河西政权 的统治者在偏安的环境 中,继承 了前
腕 ,惟有凉州倚柱观” 之说 。 代对于儒学的重视 ,并且利用手中的权利建立起儒
而张轨于现实 中对于儒学的重视 ,是有其一套 生进仕和推行基层儒家教育的环境 ,成为儒学兴盛
法则的。首先是兴学 ,张轨主凉州之始就 “征九郡 的基础 ,而也正是如此一批又一批的儒生开始在河
胄子五百人 ,学校始置崇文祭酒 ,位视别驾 ,春秋 西政权和民间显扬 。
行乡射之礼”…拢。将兴立学之务看的与别驾同等重 (二)诸儒 贤 良集聚凉州
要 ,可见张轨兴学之心 。其次是招贤纳士,胡三省 由于有了河西五凉诸政权对于儒家学术和教育
言 :“永嘉之乱 ,中州避地河西,张氏礼而用之,子 的重视 ,使得河西地区出现了诸儒贤良文学的聚集 ,
孙相承 ,衣冠不坠,故凉州号位多士。” 张轨据有 而聚于此地的儒家学者的人数也为各地儒生之最。
凉州之后 ,不仅与河西大族之 间形成 了紧密的关系 东晋十六国时期 的中原 由于十六 国战乱 ,儒家
网,而且他还任用 了大量的中原西来之士,充实了 学者或者囿于家族 ,或者避地他所 。而身处河西的
凉州 的统治力量。 贤良文学 ,名儒世家在 当时的十六国中可谓是首屈
除了前凉张轨政权外,同是汉人政权的李{吾}建 一 指的,他们或是在河西政权中官居重要职位,或
立的西凉 同样尊求贤, 《晋书 ·凉武昭王李玄虚传》 者为政府所保护,著书立说 ,广施文教 ,让贫瘠土
中日:其 “尝与 吕光太史令郭磨及其共美器度 ,涉 壤上的文化骨骼绵延而续 。
通经史,尤善文艺。”… 李禺曾有言: “采殊才于岩 据不完全统计 ,在十六国时期名闻于河西 ,并
陆 ,拔翘彦于无 际。” 而宋繇就是一个很 明显的例 且进入史传显赫于后世的名家大儒就有 20多人,而
子:宋繇以业无经济远略,西奔李署,历位通显。 不见于史传记的,仅仅是几位大教育家的弟子就有
家无余财 ,雅好儒学 ,虽在兵难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