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与护理.pdf
维普资讯
·28·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 ·临床与护理 ·2006年2月 第2期
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柳雨希 谢春红
山东省烟台开发区医院 山东烟台 264006
颅脑损伤多见于交通、工矿作业等事故.自然灾害、爆 吸、脉搏、血压、体温,为避免病人躁动影响其准确性,应先测
炸、火器伤、坠落、跌倒以及各种锐器、钝器对头部的损伤。常 呼吸.次测脉搏,再测血压,最后测意识。伤后早期,由于组织
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同时存在。颅脑损伤居全身各部位损 创伤反应,可出现中等程度发热,若累及间脑或脑干,可导致
伤中的第二位,仅次于四肢伤,其病死率和敛残率均居首位, 体温调节紊乱,出现体温不升或中枢性高热。伤后即发生高
病程复杂多变.护理人员在整个疾病的护理过程中所起的作 热.多系视丘下部或脑干损伤。伤后数日体温升高,常提示有
用十分重要。有时病人已经手术数 日仍可出现病情突然变 感染性并发症。注意呼吸节律和深度 ,脉搏快慢和强弱以及
化,如能及时发现 ,综合分析判断,将获得治疗机会。同时对 血压和脉压变化。若伤后血压上升 ,脉搏缓慢有力 ,呼吸深
病人实施全面的护理。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在保全生命的基 慢.提示颅内压升高,应警惕颅内血肿或脑疝发生。枕骨大孔
础上,争取脑功能得到最人稗度的恢复。 疝病人可突然发生呼吸停止。闭合性脑损伤呈休克征象时,
1.正确判断,评估颅脑损伤程度,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应检查有无内脏出血。如迟发性脾破裂,应急性溃疡出血等。
动态细致的病情观察可以赢得抢救时机。观察时可根据 1.4其他
病情每 l5—6O分钟一次.稳定后可适当延长。 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标志颅 内压急剧升高,可能是脑
1.1意识状态 疝的先兆 .受伤而意识清醒病人突然睡眠中遗尿应视为已
意识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可反应大脑皮质和脑 有意识障碍。病人躁动.血压升高,脉搏反而减慢,可能已发
干结构的功能状态。意识障碍的有无、深浅度 、时间长短及其 生脑疝。
演变过程是分析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之一。急性颅内压增高 2.护理
时可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意识障碍分清醒 、模糊、浅昏迷 、昏 2.1保持呼吸道通畅
迷、深昏迷五个等级.通常采用国际通用的格拉斯哥昏迷评 充分给氧 .使脑组织得到充分的氧气供给。卧位采取头
分法来判断病人的意识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最高分为 部抬高15—3O。,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咳
15分.表示意识清楚,12—14分为轻度意识障碍,9-11分为 嗽反射,吞咽反射的患者应侧卧或平卧。头偏向一侧 ,以利呼
中度意识障碍,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分为3分,分数越低,则 吸道呕吐物的排出。对痰多的病人,应及时清除痰液,吸痰时
意识障碍越重。在观察中如出现: 要轻柔敏捷.为防止颅内压突然增高,每次吸痰不宜超过 15
1.1.1由昏迷状态转为躁动,如抓伤 口,拔尿管等动作,能 分钟 痰液粘稠者给予较高浓度氧气吸入 15分钟后,吸痰效
遵嘱举手睁眼.伸舌等.均系病情好转。 果较好。每隔2—3小时翻身扣背一次,以利痰液咳出。如遇 口
1.1.2从躁动不安转为昏睡状态.对周围反应迟钝,强刺 唇紫绀.呼吸困难者立即报告医生,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气管
激可以唤醒,表示病情加重。 切开后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做好气管切开护理。
1.2瞳孔 2.2脑脊液漏的护理
瞳孔变化提示脑损伤的情况。对比双侧瞳孔是否等大, 取头高位。将头抬高l5—2O度,借重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