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小的纸条让教学相长.doc
小小的纸条让教学相长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如果不是班主任的话,一个星期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也就是每班每周两节课,一节晚自习。一个学期下来,可能所教的学生还认不全,更谈不上与学生交流了。学生对我的教学满意吗?他们在学习中有那些疑问?这些问题教师难以知晓。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与学生多交流呢?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有一次出门,不经意间瞥见家里门上贴着的许多小留言条,诸如“今天我开会,你去接孩子”“我去打球了”“不回去吃晚饭了”。我恍然大悟,这不是一种很好的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吗?我决定尝试一下。
当时是高二,学生已没有高一时的好奇与热情,尤其是历史课,课堂气氛死气沉沉。针对这种情况,我做了一个问卷调查,我发给他们每人一张小纸条,上面有两个问题,问题是:1.你喜欢上历史课吗?为什么?2.你理想中的历史课是什么样的?问卷收上来以后,我做了仔细的总结,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反映了以下几个问题:1.模式僵化。从背景、过程到影响,节节课如此。2.课堂气氛沉闷,缺少互动。有个同学说他们就像闷罐里的“沙丁鱼”,希望老师能多放几条“鲶鱼”,产生一点“鲶鱼效应”3.学生主动思考的少。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我喜欢上历史课,因为课上只要听听就行了,不要思考,不想听的时候还可以想些别的东西。读了这些问题,我的心里沉甸甸的,我们总是抱怨学生上课不好好听,不爱思考,我们有没有从自身去反思呢?我们的历史课流于说教,没有把历史精彩的那一面呈现给学生。纪连海老师说过“最好的老师是能让学生感兴趣的老师”,在以后的历史教学中,我尤其注意从提高学生的兴趣入手。比如在学习《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讲到饮食的变化时,我特意介绍了我们当地的土特产符离集烧鸡;讲到婚姻制度的变革时,引用蔡元培先生的征婚启事让学生去体会20世纪初中国婚姻制度由封建保守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
经过这次尝试之后,我发现这种形式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对我的教学也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从此我要求学生把学习中的疑问写在小纸条上,课前放在讲桌上或放在我的办公桌上,我一一作答后再返还给他们。一开始一个班只能收到一两个纸条甚至没有,慢慢的就多了,大家后来养成了有问题找不到我就给我留个条的习惯。有一位文科班的男同学学习很用心,我几乎每节课后都能收到他留的条,一直持续到高考前,最多一次一张条给我留了20多个问题。许多同学不明白,他的成绩这么好,怎么还有这么多的问题。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些问题恰恰证明了他主动去学了,只有主动的去学,才能有收获,最后这位男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高校。
送走了高三,迎来了高一新生。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我就建议他们多给我递小纸条。这一届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相对城里学生来说他们比较内向,一个星期过后,我一张纸条也没有收到。难道他们真的就一个问题也没有?凭我的经验我认为不可能。于是我找来各班科代表,要求他们帮我收,果然收到很多。后来有的同学不等科代表去收,自己就把小纸条放在我的办公桌上了。我和学生之间的小纸条传递就这样坚持到现在。现在,回过头来整理这些问题,我发现有些纸条上的问题正是我在教学中易忽略却值得思考的的问题。如有同学问我“耕作方式和耕作方法有什么区别”(必修2第1课),讲新课的时候我并没有注意这两个概念,课后我上网查找了些资料,尤其是夏辉辉老师的博客里的一篇文章以及任世江老师在人教网上对中国古代农业的介绍对我帮助很大,使我对这两个概念有了更明确更深入的认识,在单元复习时我就把这两个概念给学生作了讲解。有些问题是我能够理解,但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却理解不了的。如讲《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课前,有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经济危机是什么样的?怎么会爆发经济危机?”这促使我思考:怎样才能把复杂的经济现象讲的通俗易懂呢?我想,首先我得讲准确,于是我向政治老师借了一本《政治经济学教程》仔细阅读相关内容,准确掌握了有关概念,然后我又借用了通俗读物《每天学点经济学》中的一些“卖辣椒”“卖大米”“买房子”的例子力求把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讲的通俗易懂,课后我又做了一个调查,大家普遍反映能理解,我感觉到很欣慰。有些问题不是历史课讲的。如一个学生留给我这样一个纸条:“中国的贬官源于何时”,在给这位同学讲完答案后我随意问了一下:“怎么想到问这个问题的?” 她告诉我是语文老师介绍苏轼时,讲到苏轼被贬时想到的,我的心中一阵喜悦,谁说学生不爱思考。
《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通过传递小纸条,学生解决了学习中的疑问,解答学生疑问的过程更是我自身成长的过程,所以,我要深深的感谢那些给我递小纸条的同学们。
参考书目:
《历史教学》2010 年第4期(上)
《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6年山西老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八年级英语人教版上册选词填空专项练习.docx VIP
- 2023年3月英语四级听力真题及原文.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富硒农产品行业供需分析及投资风险报告.docx
- 2024年山西老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3-2024学年 河北省 邢台市 信都区 校联考 七年级(上)期中 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 VIP
- 入党志愿书表格(电子版空白表格).doc VIP
- 2025年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docx VIP
- 新版七上英语说课课件人教版.pptx VIP
- 《稀土金属》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