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SocialSciencesinYunnanNo.6,2012
汉代“谒”、“刺”的演变
郭 炳 洁
(洛阳师范学院 河洛文化 国际研究中心, 河南 洛阳 471022)
摘要:“谒”在西汉民众社交场合中广泛使用,形式主要有拜访之谒、庆贺之谒和问疾之谒。东汉“谒”虽依然使用,但
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形式———“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由“谒”到“刺”除了体现在其形式、内容的变化外,“谒”通过形式和
内容所传达的敬爱、关爱的情感因素淡化也是这一演变的重要特征。东汉时期民众社交范围的扩大、社会等级身份逐渐
固化等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谒;刺;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K2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691(2012)06—0133—05
中国社交场合中重礼仪的传统由来已久,现代社交活 础上发展演化而来。三代礼乐社会中,贵族交往非常重视
动中使用的“名片”习俗可以追溯到汉代。史料表明,“谒”、 介质的重要作用。宾主相见必以介者传辞,《礼记·聘义》
“刺”是汉代社交活动中的重要介质,广泛使用在民众的社 曰:“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贵贱也。介绍
交活动中,起到介绍拜访者、沟通宾主双方的重要作用。 而传命。君子于其所尊弗敢质。敬之至也。”“介”的存在主
“谒”在西汉时广泛使用,形式主要有拜访之谒、庆贺之谒 要是体现出交接过程中对对方的敬意。春秋战国时期虽然
和问疾之谒。东汉“谒”虽依然使用,但适应时代需求的新 礼崩乐坏,但体现其基本精神的一些礼节仪式还是传承了
形式———“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以来汉晋“谒”、 下来,如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要拜见不熟悉自己的人,必须
“刺”原始文本的出土,为现代学者的深入考察提供了宝贵 有介绍者,否则就是冒犯唐突对方。这样的社交习俗在秦
①
材料,学者的研究聚焦在其形制、内容特征的异同上 。而 朝到汉初社交中人们依然遵循。秦末,为里监门吏的郦食
对其演变及其成因却鲜有人关注,笔者不揣简陋,试分析之。 希望与刘邦建立联系,可苦于无人为介,后通过同里中子
为刘邦手下的骑士介绍得见刘邦。曹丘生从窦长君处请得
[1](P2731)
一 介绍书信,去拜见季布“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 。
可见,介绍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书信。春秋以来,以宗法血
汉代人际交往中使用书面形式的谒作为中介先行沟 缘为纽带的政治社会关系断裂,民众获得更多社会交往的
通,是在继承先秦礼仪交往习俗以及在现实交往习惯的基 机会。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社会交往对象的扩大,因为求
①相关研究可参见郭浩《汉晋“名片”习俗探 究》,《史学月刊》2011年第 9期 ;石雪万《西国宝墓 出土木谒及其释意再探》,李学勤主编
《简帛研究》第二辑,法律 出版社 1996版第 386~389页;刘洪石《谒·刺考述》,连云港市博物馆 、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尹湾汉墓简牍
综论》,科学出版社 1999版第 139~143页。
收稿日期:2012-08-31
作者简介:郭炳洁(1972~),女,历史学博士,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 际研究 中心副教授。
133
职、学业、工作、经济交往等原因,相见必以介传统习俗的 “谒”,“谒”上有贺词、赠送的礼物等内容。刘邦为秦亭长
局限性体现出来:或是找不到介绍,或是路途遥远,介绍者 时,沛县县令家来了贵客吕公,县中豪杰诸吏皆去拜贺,
不能亲自前往。于是战国时期,适应社会需求、用于通信息 “(刘邦)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