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估价格,《工部厂库须知》更是记载了数百种物料价格。①
兹值先师许大龄先生诞辰八十五周年之际,特采掇史料,以朝廷的物料买办为中心,对
明代时估制度略加考述,以申缅怀追思之情,并就正于学界同仁。
二、明初的按月时估
据笔者初步检索,“时估”一词始见于唐代。但官府估定物价之制,却起源甚早。《周礼·
地官·质人》云:“质人掌成市之货贿。”据注疏:“古人会聚买卖,止为平物价而来,质人主为
平定之,则有常估,不得妄为贵贱也。”②可见质人的主要职责就是评定物价。云梦秦简《封
诊式》提到“市正贾(价)”,当即官府确定的标准价格。到汉代,已形成了固定的时估制度。
东汉郑众解释《周礼》“质剂”一词:“谓市中平贾,今时月平是也。”③虽不一定确切,但却透露
汉代有“月平”之制。清孙诒让解释说:“月平者,汉时市价,盖每月平定贵贱,若今时朔望为
长落也。”④另据《汉书·食货志》所记新莽之制,是每年评定四次:“诸司市常以四时中月实
定所掌,为物上、中、下之贾,各自用为其市平,毋拘它所。”
至唐代,时估制度已十分周密。据《唐六典》记载,两京诸市署的重要职责,是“以三贾均
市”,而“三贾”即“精为上贾,次为中贾,粗为下贾”⑤。《唐律疏议》亦云:“依令,每月旬别三
等估。”⑥可知唐代每旬都要评定物价,每种物品区分为精、次、粗三等,每等又估定上、次、下
三种价格,这样一种物品共有九种估价。⑦宋代的时估,大概亦是每旬进行。开宝六年《西
川两税折帛依时估诏》云:“应西川I管内州府军县,自今将两税钱折匹帛者,并与依逐州三旬
时估折纳。”⑧金朝的时估,贞韦占三年御史台奏言京师物价,提到“时估月再定之”⑨,看来在京
师是每月定时估两次。元代天历元年,“命大都路定时估,每月朔望送广谊司,以酬物价”④,
亦是每月朔望各定时估一次。至正十四年十一月,“诏江浙应有诸王、公主、后妃、寺观、官员
拨赐田粮,及江淮财赋稻田营田各提举司粮,尽数赴仓,听候海运,以备军储,价钱依本处十
月时估给之”⑩,看来各地亦有每月时估之制。
明朝建立后,借鉴前代做法,制定了定时时估之制。洪武元年规定:“在京兵马指挥司并
管市司,每三El一次,校勘街市斛斗秤尺,稽考牙侩姓名,时其物价。在外府州各城门兵马,
参见拙稿:《明万历年间北京的物价和工资》,发表于《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737页。
《十三经注疏》上册,第654页。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卷5,中华书局1987年版。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20{太府寺》,中华书局1992年版。
(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卷4《名例律》“诸平赃者”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卷第一分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4~220页。
《宋大诏令集》卷185{政事三十八·蠲复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
(元)脱脱等《金史》卷48《食货三·钱币》,中华书局1974年版。
(元)脱脱等《元史》卷35{文宗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⑦⑩⑨ 《元史》卷43{顺帝六》。
274
一体兼领市司。”①明初除京师外,山西、河南、北平、凤阳等城亦曾设立兵马司,至洪武十三
年撤罢,②此后这些地方的市司,亦当由府州衙门管辖。大概考虑到三日一估过于频繁,洪
武四年颁行的《宪纲》,又规定每月初旬勘定时估:“仰府州县行属,务要每月初旬,取勘诸物
时估,逐一覆实,依期开报,毋致高抬少估,亏官损民。”洪武二十六年纂成的《诸司职掌》也规
定:“凡民间市肆买卖一应货物价直,须从州县亲民衙门,按月从实申报合干上司,遇有买办
军需等项,以凭照价收买。”③综合上述规定,明初的时估是每月估定一次,具体事务由市司
负责;而市司的主管部门,在京师为兵马司,在外为府州县,这些部门要将时估按月申报上
司。
在评定时估时,“行人物户”发挥着重要作用。《诸司职掌·都察院·刷卷》规定风宪官
于巡历去处,照刷礼房文卷,必须稽查买办祭祀猪羊、果品、香烛等项“是何行人物户时估”。
《大明律》中也有这样一款:“凡诸物行人评估物价,或贵或贱,令价不平者,计所增减之价论,
坐赃论。”明代律注家对于律中之“诸物行人”,嘉靖以前未见以“牙人”解释“诸物行人”者,但
嘉靖以后则多以“牙人”解释“行人”。④如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综合与实践 最短路径问题(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导数解题大招--- 双变量问题之齐次换元(解析版).docx VIP
- 医疗风险管理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原卷版).docx VIP
- 2025年贵州省医疗结构化面试黄金50题及答案.docx VIP
- 办公楼装修工程项目管理方案.docx VIP
- 王乐夫-蔡立辉-公共管理学-笔记重点资料整理.pdf VIP
- 蝶阀专用法兰..doc VIP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2018年版(完整版).doc VIP
- 大学英语视听说3 大纲.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