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典故刍议.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音乐典故刍议.pdf

“音乐典故”刍议 2003年第3期 “音乐典故刍议 钱仁康 内容提要:阐述近现代作曲家在声乐匆器乐作品中运用“音乐典故”的几种表现手法,并选出常用的“奇乐典 故”20例,列举运用各该“典故”的作曲家和作品。 关键词:“音乐典故”;类似主导动机的音乐符号;模拟;演绎;组合;变奏;主题变形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J614.3;J604 文学家在诗文中运用典故,叫做“用事”或“用典”。音乐家也常在声乐和器乐作品中运用 “音乐典故”。我们在分析这些作品时,如果不了解这些“典故”的来源,就不知道作曲家要表达 No.2)的核心音调,就是一个意味深长 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例如肖邦《a小调前奏曲》(0p.28 的“音乐典故”: 例l Wanderer): 这个“典故”出典于舒伯特的歌曲《流浪者》(Der 例2 叫 ’ 表 哥 袅 的 家。 可知肖邦运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表达对祖国和故乡亲人的深情怀念。又如舒曼为吕凯尔特的 的“音乐典故”: 、 铎绎牛 ∥峪∥ Maria): 这个“典故”出典于舒伯特的歌曲《万福马利亚》(Ave 收稿日期:2003—06-09 作者简介:钱仁康(1914一),男,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200031)。 音乐艺术 “音乐典故”刍议 一25~ 可知舒曼运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要用崇敬圣母马利亚的感情表示对恋人的祝福和眷爱。 音乐创作中这种“借箸代筹”的表现手法,还没有受到音乐学者的密切关注,因此在音乐学 上还没有一个旗鼓相当的专门术语,可以用来称呼这种音乐现象。我写此文,特地借用我国 文学上的“典故”二字,称之为“音乐典故”。如果用英语来表达,也许可以称为“The thematic allusion”。 新的歌词。当时的教会音乐作曲家也常以旧有的经文歌、牧歌和世俗歌曲的音乐为基础,创作 弥撒曲,称为“模拟体弥撒”(parodymass)。后世作曲家运用“音乐典故,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 1.用前人音乐作品中的主题素材,作为类似“主导动机”的音乐符号,暗示某一人物、事 腊之歌》(Op.16No.6)开头一行歌词“下界黑暗的地狱里罪恶的幽灵在悲伤”,采用古老的素 歌《震怒之日(DiesIrae)(例30)的起句,暗示死亡和地狱: 前举肖邦和舒曼二例(例1,例3)也属此类。 2.利用原曲的整个主题,表现与原曲相同或相似的音乐形象。如柴科夫斯基的歌剧《黑桃 crainsdelui la 查》第一幕中的一首歌曲《我害怕他晚上讲话》(Je parlernuit),描写睡眼惺忪 的伯爵夫人哼着一首旧时的法语歌曲,撩拨起迷迷糊糊的新愁旧恨: 鼍61.Andantino 章塑幸垂垂孽i垂望ii薹季亘犟窜 。 我 害怕他 晚 上 讲 话, 我 已听够 了 … 他 的 话. 他 对我说“我爱 你,”我默默不作 声, 我 1 11 2 感 到我 的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