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研讨会
此式即为加固结构轴心受压承载力的公式。
度等级为C20,要求对该柱进行加固。
(1)原柱承载力验算
C20fcl=9.6N/mm2,fckl=13.4N/m2
HRB335钢筋 N/衄2, ES=2.O×105N/瑚12
fyl=300
①=0.98
LO=5m,LO/b=5000/500=10,
Ac1=500×500=250000咖2
Asl=2036m2
承载力设计值Nu=①(Aclfcl+Aslfyl)
=0.98×(9.6×250000+300×2036)/1000
=2950.6KN
轴向力设计值NI=I.2XGk+1.4×Ok=1.2×600+1.4X2400
=4080KN
因为NuN1,所以承载力不满足,必须加固处理。
(2)在不卸载情况下加固柱验算
采用混凝土围套加固,每边增厚80mm,混凝土等级C30,加配8①16钢筋。
C30fc2=14.3N/mm2;HRB335钢筋fy2=300N/ram2:
Ac2=660×660一250000=185600IIlrn2
As2=1608咖呓
G2k=25×185600×5000×10—9=23.2KN
原柱应力水平指标
B=NIK/(Acl×fckl)=(600+2400)×103/(250000X13.4)=0.896
Qc=2×(
1一B)1/2+B一1=2×(1-0.896)1/2+0.896—1
=O.541
as=ES(卜B)1/2/(500×fy2)
=2.0×105×(1—0.896)1/2/(500×300)
=O.43
N--I.2×(600+23.2)+1.4×2400=4107.8KN
L0/b=5000/660=7.58,①=l
C Ac2fc2+QSAs2
Nu=①(Aclfcl+Aslfyl+I:lfy2)
=4654KNN
满足要求。
(3)在卸去载荷下加固柱验算
设加固前卸除50%的可变荷载,围套厚度每边增厚60m,C25混凝土,配置80
14钢筋。
C25fc2=l
1.9N/m2;HRB335钢筋fy2=300N/唧2:
Ac2=620X620—250000=134400嬲Ⅱ2
As2=1231m2
G2k=25X134400×5000×10—9=16.8KN
B=N1K/(Acl×fckl)=(600+2400x
50%)×103/(250000X13.4)=0.537
67
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研讨会
ac=2×(1一B)1/2+B一1=2×(I-0.537)1/2+0.537一l=0.898
a s=ES(1—13)1/2/(500Xfy2)
=2.0X105×(卜0.537)I/2/(500X300)
=0.907
N=I.2×(600+16.8)+1.4×2400=4IOOKN
①≈1
L0/b=5000/620=8.06,
C Ac2fc2+QSAs2
Nu=①(Aclfcl+Aslfyl+Q
fy2)
=l X X
X(250000×9.6+2036X300+0.898X134400X11.9+0.907123I300)/1000
=4782KNN=4100KN
由此可见,加固结构工程中新加混凝土部分,因其应力、应变滞后而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尤其是
当原结构混凝土应力、应变值较高时,对于受压构件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生物医药孵化器和自主创新与产业化的实践及问题的探讨.pdf
- 失地农民的正负效应分析及对策探讨.pdf
- 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双泵方案探讨.pdf
- 石化企业本质安全问题探讨.pdf
- 实施“四轮驱动”的实践与探索.pdf
- 实施科教兴垦战略+推动教改的发展——巨浪牧场教育发展初探.pdf
- 食道吞钡造影及造影后CT平扫在诊断梨状窝瘘中的价值探讨.pdf
- 食品垃圾与污泥高含水率条件下混合堆肥工艺初探.pdf
- 市政给水管网消防供水能力的探讨.pdf
- 市政公路吸声隔离带的设计探讨.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