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劼 制作.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段劼 制作.ppt

* 段劼 制作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5分)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答案一: 写梅花和白莲的诗,不但词藻动人,给人无尽的遐想空间,而且含义发人深省;而石曼卿的《红 梅》,用词简单通俗,不如前两者给人的幽美感觉,而且诗意直白,让人无流连之心。 答案二: 因为《梅花》《白莲》都写出了所写之物的特征,让人一目了然,写物的功力非常好;而《红梅》表达的并不清楚,语言功力不够。 答案三: 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是因为它们不光描写梅花、白莲,而且表现了它们的精神;批评石诗,因为只单纯表现了梅的形态,而没有表现梅的精神。 答案四: 林逋的诗写到了梅花“疏影横斜”的姿态、“暗香浮动”的馨香,表达了梅花的高洁之处,皮日休写白莲“无情有恨”“月晓风清”也是在内在品质上写莲花清高孤寂的神韵的;而石曼卿以没有“绿叶”、有“青枝”的外表来辨认梅花,的确肤浅。所以苏轼赞扬林逋、皮日休,批评石曼卿。 答案五: 朦胧的月色,清浅的小溪,一树旁逸斜出的梅花,清香与月色交融,这宁静的夜色,令人神往。《梅花》的确写得很美。月光如水,微风轻拂,多美的夜晚啊!然而,一朵清雅幽香的白莲却在这美好的夜色中孤独的凋零了,花瓣飘落的声音如同声声叹息,她的心在哭泣:无缘的你啊,为什么辜负了这良辰美景?难道,我的开放是美丽的错误?《白莲》使人遐想,让人感伤。而石曼卿的诗不能给人美的享受。所以苏轼称赞林诗、皮诗而批评石诗。 答案一评析: 本答案只做了比较,未作分析。而且比较点不是命题者所要求,阐述内容也没有反映出咏物诗的特点。 答非所问,答案无效。 答案二评析: 本答案所答与所问有关,但未能答出咏物诗的“内在”与“外在”,更未能指出内在的“神韵”;有比较的意识,但分析不清,结论不明。 较差。 *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