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合和文化涵化的范例——基于三大方言区的土族语同源、借词研究.pdfVIP

文化融合和文化涵化的范例——基于三大方言区的土族语同源、借词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牡会科学版) 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 2007年第 l期 J.NORTItWlKSTUNIVIKI~ITY■憾 N^删 ^I-咖 S(Ph丑a|aphy-nd8oeltlSclen~) No.1.Do7 文化融合与文化涵化的范例 — — 基于三大方言区的土族语 同源、借词研究 祁进玉 (北京大学 社会学系,北京 100871) [摘 要】民族语言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载体之一,如果语言消亡 了,使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发展的有效载体也将 会不存在,那么这个民族何以维系?语言是群体加强凝聚力,产生群体 自我认同意识的有力工具。民族语言除 了其特定 的人际交流、沟通、文化传承等功能以外,还是重要而必不可少的群体心理凝 固剂和聚合物。历史上民族实体之间因政 治决策、社会变动或其他原因如 自然灾害、族群迁徒等因素导致的族际接触或交流,往往会使民族间的文化发生涵化。 民族语言也是衡量群体认同的重要尺度之一,也是考察族际接触与曾有的融合史事的风向标。 [关键词]涵化;文化融合;族群接触 ;选择性认同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40(2007)01—0103—07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为青海省五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青海省共有土族 163600人,占全国土 族总人 口的85.4%,占全省总人 口的3.65%。据 1980年统计,人 口约十三余万;1990年全国土族共有 192568人。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 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 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 自治县、黄南 藏族 自治州同仁县和乐都县,其余散居于全省n]。甘肃省也是土族的聚居地区之一,共有21239人。主 要分布在天祝藏族 自治县、肃南裕固族 自治县、兰州市永登县、临夏回族 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撤 拉族 自治县和甘南藏族 自治州卓尼县,其中80%的土族生活在天祝、永登县境内的大通河和庄浪河之 间。2000年,据统计土族人 口已达241198人,而且在青海、甘肃之外的全国各省区都有分布和散居,共 有23298人,约占土族总人 口的9.7%[。 土族有 自己的民族语言,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现代土族语,分互助、民和、同仁等三大方 言区,青海互助、大通、乐都和甘肃天祝等地的土语属互助方言,青海民和及甘肃积石山等地的土语属民 和方言,青海同仁县的 “五屯”(四寨子)土语属同仁方言。甘肃卓尼土族,俗称 “勺哇土族”,因历史的原 因,加之长期被藏文化圈所包围和隔绝,已经完全使用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的一种方言,与当地 藏语接近;除使用藏语外,还使用汉语。其他地区的土族也兼通汉语和藏语。土族历史上没有文字传 世,一般使用汉文、藏文。1979年创制了土族文字,结束了土族没有文字的历史,新的土文 目前在互助 方言区进行推广使用。 一 、 族际接触与语言差异 语言和习俗的传承相对比较稳定,从土族的语言传承和习俗演变可以发现族际接触与民族融合的 部分例证。公元 13世纪蒙古族统治了河湟土族地区,驻留河湟地区的部分蒙古人与土人相互通婚,所 [收稿 日期]2006—11—27 [作者简介]祁进_-~(1970一),男,青海互助人,博士后,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群体认同、文化研究及教育人类学。 — -— — 103 --—— 维普资讯 以土语直接受到蒙古语的影响。土族语中约有60%的词汇与蒙古语相同或相似。在同语族当中,土族 语又与东乡语、保安语比较接近:词的重音落在末一个音节上(系指多音节词),保留着一些古音和古词, 吸收了大量的汉语借词,语法形式简单而表示的意义多、范围广。但是土族语也有着 自己的一些特点, 譬如在语音方面,有较多的复元音和成套的复辅音;保留着词末的短元音,而较多地省略了词首音节里 的短元音。词汇方面,由于许多词首音节里的短元音省略,使词的音节数 目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使得 这些词的语音形式、音节数 目比同语族其他语言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