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1卷第5期 沉积学报 V01.3lNo.5
2013年10月 ACTASEDIMENTOLOGICASINlCA 0ct.2013
文章编号:1000—0550(2013)05旬856-ll
西南地区晚二叠世层序一古地理及聚煤特征①
邵龙义1 高彩霞1’2 张 超1 汪 浩1 郭立君1 高彩红1
(1.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2.外生成矿与矿山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400042)
摘要西南地区上二叠统赋存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含煤地层自下而上分别是峨眉山玄武岩组、龙潭组(宣威组中、
下段或吴家坪组)和长兴组(宣威组上段或汪家寨组)。本文对该区晚二叠世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及聚煤
作用进行研究,以区域不整合面、沉积相转换面以及下切谷砂体底部冲刷面等为层序界面,结合石灰岩标志层向古陆
方向延伸距离而显示的旋回性特征,将区内含煤岩系捌分为3个三级层序和相应的低位、海侵及高位体系域。层序l
形成于晚二叠世吴家坪阶早期,主要分布在川南隆起的南北两侧,包括川东北及滇东、黔西地区;层序2形成于吴家坪
阶中期,层序3形成于吴家坪阶晚期及长兴阶,层序2和层序3在西南全区均发育。三个层序的发育特征反映出海侵
自东向西脉动推进、东深西浅的古地理格局,当时物源区主要为西侧的康滇古陆,沉积相单元有从西到东依次为陆相
冲积平原一过渡相潮坪及三角洲一海相碳酸盐台地的沉积相展布规律。成煤环境主要为河流岸后沼泽、三角洲平原
分流问湾沼泽、海湾(泻湖)一潮坪沼泽等,以三角洲体系成煤作用最强。总体上随着海水自东向西不断侵进,有利的
成煤环境亦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而不断向西迁移,聚煤中心亦有逐渐向西迁移的规律。
关键词 西南地区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晚二叠世聚煤作用
第一作者简介 邵龙义男 1964年出生教授沉积学和煤田地质学E.mail:shaol@cumtb.edu.cn
中图分类号P:53l文献标志码A
层序地层格架下厚煤层的聚集模式一直是众多 炭生产基地。晚二叠世西南地区发育从陆到海沉积
地质学者争论的议题【l。j,尤其是可容空间增加速率 相带完整的近海型含煤岩系,是研究海平面变化及可
与泥炭堆积速率的比率被用来解释在一个可容空问 容空间变化对聚煤作用控制的理想场所。很多学者
周期内泥炭/煤的厚度变化特征哺一0。。当可容空间 对中国南方及西南地区晚二叠世沉积环境¨4’”。、层
增加平衡或者稍微超过有机物的产出量能形成厚而 序地层‘插以¨、岩相古地理【¨,毁1及聚煤规律‘14r临圳等
孤立的泥炭,这种平衡的时间选择和厚煤层的位置将 进行研究,提出了潮坪体系成煤、三角洲体系成煤等
进一步依赖于沉积场所的沉降速率和沉积物供给的 多种观点。贵州西部及川南地区海陆交互相含煤地
变化J。大量对近海型陆源碎屑含煤岩系煤层的研 层中广泛发育的石灰岩标志层成为煤系旋回性及层
究表明,以冲积和三角洲相为主的厚煤层常常与最大 序地层分析的明显标志,从而亦促进了研究区含煤岩
海泛面相关p’11,旺1,因为在最大海泛面附近,快速的 系的层序地层研究u40n驯。
可容空间产生速率与快速泥炭堆积速率相平衡。但 本文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西南地区
是近年来,人们对以海相碳酸盐岩煤系的研究发现, 晚二叠世含煤岩系露头剖面及钻孔资料的综合研究,
在快速沉降的背景下,一些很厚的和广泛分布的煤层 分析近海型含煤岩系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并进行西南
也可出现于海侵面附近¨0’13J。一些研究也证明厚煤 地区的分层序的岩相古地理研究,提出西南地区聚煤
层可能是多个层序的复合体,其中发育多个间断 作用控制因素,为煤田勘探预测提供依据。
面旧’91。因此,厚煤层的成因及其在层序地层格架中
1 区域地质背景
的分布模式仍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晚二叠世是地质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常见的临床药师培训学习汇报.ppt
- 言语行为和翻译.ppt VIP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数据处理》作业设计.docx
- Hive数据仓库应用教程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医院培训课件:《传染病防治法》.pptx
- 幼小衔接的拼音试卷十套打印版.pdf VIP
-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符号》 课件.pptx VIP
- 规范《DBT29-222-2014-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资料管理规程》.pdf VIP
- GB_T 22890.1-2024 皮革 柔软皮革防水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反复线压缩法(透度计法).pdf VIP
- DB34_T 4324-2022水泥土搅拌桩地基加固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