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我家乡.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汉平原,我的家 江汉平原,是位于中国湖北省中南部的一个冲积平原,由长江和汉水冲积而成,其范围西起枝江, 东抵武汉,北达钟祥,南隔长江与洞庭湖平原相连,并与之合称为两湖平原。由于该地地下水位极高, 甚至有离地面仅 0.5 米者,故此遇到大雨或梅雨时间过长时,极易发生内涝,民国时有 “沙湖沔阳洲, 十年九不收”之谚。该地农业发达,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地,也是棉花的主要产区之一。 概述 江汉平原总面积 3 万多平方公里,大部海拔 50 米左右。河道曲折,湖泊密布,大部是古云梦泽的残留 部分,著名的有洪湖、长湖等。该地农业发达,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地,也是棉花的主要产区之一, 另外,水产养殖业也是当地重要的产业。江汉平原上还拥有湖北省唯一的规模油田:江汉油田。江汉 平原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等特点。一年中,1 月平均气温最低;7、 8 月平均气温最高。由于居于内陆、距海洋远,周围地形如盆地、集热容易散热难,河湖多、晚上水汽 多,伏旱时副高控制,因此夏季十分闷热。 地理位置 江汉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游,湖北省的中南部,西起宜昌枝江,东迄武汉, 北自荆门钟祥,南与洞庭湖平原相连,面积约 4.6 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荆州市的荆州区、沙市区、 江陵县、公安县、监利县、石首市、洪湖市、松滋市 8 个县市区及仙桃、潜江、天门 3 个省直管市, 并辐射周边武汉、孝感、荆门和宜昌 4 个市的部分地区。江汉平原因其地跨长江和汉江而得名,是中 国三大平原之一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原主属扬子准地台江汉断拗,地势低平,除边缘分布有海拔约 50 米的平缓岗地和百余米的低丘外, 海拔均在 35 米以下。大体由西北向东南微倾,西北部海拔 35 米左右,东南降至 5 米以下,汉口仅 3 米。平原内湖泊星罗,水网交织,垸堤纵横。地表组成物质以近代河流冲积物和湖泊淤积物为主,属 细砂、粉砂及粘土,第三纪红层仅于平原边缘地区出露。 长江、汉江和东荆河沿岸地势较高,一般在 8~38 米。地貌上可分为两部分:①处于河床与人工堤防 之间的堤外滩地,现代冲积作用旺盛,地势较高,大部分在 30 米以上,土壤多为砂壤质。②大堤以内 的堤内平原,一般较堤外滩地低 3~6 米,向内侧微倾,土壤多为厚层粉砂壤土。 江河之间相对低下, 形成长形凹地,主要有汉北河与汉江间的天门河、汈汊湖凹地;汉江与东荆河间的通顺河、排湖凹地; 东荆河与长江间的四湖 (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凹地;长江右岸的松滋河、王家大湖凹地等。 凹地的地面高程多在 25~28 米,地表组成物质主要为粘土,地下水位一般离地表 0.5~1.0米,甚有 不及 0.5 米者,每遇大雨,易成涝渍。 江汉平原大小湖泊约 300 多个,重要的有洪湖、汈汊湖、长湖、排湖、大同湖、大沙湖等。湖泊一般 底平水浅,是淡水养殖业的基地;又能调蓄江河水量,减轻平原旱涝灾害。 自然气候 江汉平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约 2000 小时,年太阳辐射总值约 460~480 千焦耳/平方 厘米。无霜期约 240~260 天,10℃以上持续期约230~240 天,活动积温 5100~5300℃。平原各地利 于棉花、水稻等喜温作物栽种。年均降水量 1100~1300毫米,气温较高的 4~9 月降水量约占年降水 总量的 70%。汉江谷地为冷空气南下的重要通道,江汉平原首当其冲,春、秋季节常发生低湿阴雨,使 旱稻烂秧机率及二季晚稻空壳率较高;若遇梅雨过长、暴雨多的年份,初夏易遭洪涝;盛夏常为副热带 高压脊控制;秋季又多晴朗天气,故伏、秋干旱频次较多。 历史文化 粮食与棉布是明清时期进入长途流通的两种主要农产品。据吴承明的研究,明清时期这两种物品在市 场上均有增长,特别是在清代。清中期每年约有 3600 万石稻谷进入长途流通领域,除 600 万石漕粮外, 有 3000 万石是商品粮,这是晚明进入长途流通的三倍。其中长江三角洲是最重要的粮食输入区.第二 项最重要的商品是棉布,全部商品布的 15%或每年 4500 万匹进入长途流通市场。按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