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有效成分的药理学研究概况.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疆中医药2007年第25卷增刊 173 茯苓有效成分的药理学研究概况 文跃强1, 彭腾2, 贾波3, 魏华1, (1.成都中医药大学05级硕士生,四川成都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化实验中心,四川成都610075; 3.成都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四川成都6l0075) 摘要本文对茯苓主要的有效成分B一茯苓聚糖(B—Pachyman)即茯苓多糖、茯苓糖和三萜类化合物茯苓酸 mmulasieacid)、松苓酸口micoicacid)的药理研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对茯苓配伍后的药理作用作了讨论,阐述了复 方配伍一有效物质基础一药理效应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茯苓;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腺萎缩及抗脾脏增大和抑瘤生长的功能。羧甲基茯 茯苓Poriacocos(Schw.)wolf为常用中药,史载 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为多孑L菌科真菌的 苓多糖还具有免疫调节、保肝降酶、间接抗病毒、诱 干燥菌核。性味甘淡,平,归人心脾肺肾经。具有祛 生和促诱生干扰素、减轻放射副反应、诱生和促诱 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小 生白细胞调节素等多种生理活性,无不良毒副作用。 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秽,泄泻,遗精,淋 有实验证明圆,茯苓多糖确有针对性地保护免疫器 浊,惊悸,健忘等Ⅲ。茯苓的主要化学成份是茯苓多 官,增加细胞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机体状况,增加抗 糖、三萜类化合物茯苓酸口umulasieacid)、松苓酸感染能力,尤其对老年人免疫功能有较强作用。 micoicacid)和脂肪酸类。此外,尚含有组氨酸、胆1.1.2抗肿瘤作用茯苓多糖能抑制小鼠S180实 碱、葡萄糖等其他成分。为了深化今后的研究工作, 体瘤的生长,延长艾氏腹水癌小鼠生存时间,使腹 现就笔者收集的资料,对茯苓效成分的主要药理学 水量减少。茯苓多糖主要通过四个途径来起到抗肿 研究作一简要概述。 瘤作用圈:(1)依赖宿主的免疫系统激活机体对肿瘤 1茯苓的研究现状 免疫监视系统(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而抑 1.1茯苓多糖的药理作用 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杀伤肿瘤细胞。(2)通过抑制肿 1.1.1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茯苓多糖具有抗胸 瘤细胞DNA、RNA的合成而实现其对肿瘤细胞的 [5】夏云。李志明,朱丹妮等.生脉散复方化学动态变化与药效关系研 坍 樊巧玲.泻黄散及其不同配伍对实验性炎症的影响叨.南京中 究阴.中国中药杂志,1998,23(4):230 医学院学报,1986,(3):50. 同刘建利.复方配伍中的新成分质量监控思想指标田.中国中西医 峋 查良伦.补阳还五汤冲剂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m.中国 结合杂志,1999,19(2):41.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2):74. 【7】陈长勋,金若敏,李仪奎等.附子和四逆汤表观药动学参数的测定 i明 林桂涛,李万忠.黄芪对补阳还五汤作用的影响田.中草药, 叨.中药药理与临床,1989,5(2):8. 1995,26(12):639. 【8】黄熙,陈可冀,任平.“复方效应成分动力学”新假说的科学依据、 嘲 林桂涛。尹宁宁.马承严.灰色系统理论与均匀设计在补阳还五 要素、意义与前景叨.中国中药杂志,1997,22(4):250. 汤处方筛选中的应用叨.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7。3(4):16. 【9】常向明,徐莲英,陶建生,等.当归及其配伍对当归芍药汤的药动 切 高晓山.中药配伍理论研究问题瞻望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学研究叨.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4):43.

文档评论(0)

cxmckat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