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旋转阀配气的二级脉管制冷机实验的研究.pdfVIP

平面旋转阀配气的二级脉管制冷机实验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面旋转阀配气的二级脉管制冷机实验研究+ 汤珂甘智华程章展孔博李祥仪邱利民 陈国邦 【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杭州311)027) 摘要在原有二级脉管制冷机实验台的基础上,采用平面旋转阀替代电磁阀来控制 进排气时序,获得了4K的无负荷制冷温度。同时实现了压力和温度的计算机数据自动 K温区制冷量优化了各调节阀 采集系统,分别针对无负荷制冷温度(液氦温区)和20 的开度,并进行了功率曲线以及制冷系数(COP)的比较。 主题词脉管制冷机液氦温区制冷系数 1引言 液氮温区【11。1996年,德国吉森大学王超等以及浙江大学陈国邦和邱利民等先后采用二级脉管制 冷机达到了液氮温区口羽。1999年,荷兰爱因霍温技术大学许名尧等以氮3作工质,采用三级脉 管制冷机获得了1.78K的低温【4】。2003年德国吉森大学蒋宁等在一台分离型二级脉管制冷机中的 第一级采用氮4为工质,第二级采用氮3工质,达到了1.27K的制冷温度”J,这是目前采用脉管 制冷法获得的最低制冷温度。现在,液氨温区脉管制冷机已进入了实用化阶段16,7],提高液氦温区 的制冷量和工作稳定性已成为脉管制冷机的又一研究热点。 本文在原有3.1K二级脉管制冷机的基础上口】,采用平面旋转阀替代电磁阀,并建立了压力 和温度的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针对无负荷制冷温度进行了脉管制冷机备调节阀的优化,达到了 4.OK的无负荷制冷温度。 、 2实验装置 图1为=级脉管制冷机结构简图。表1列出了二级脉管制冷机的主要结构尺寸和所采用的蓄 冷材料【3】o W型氮气压缩机,输入电功率为6kW,充气压力为 压缩机采用电子部16所生产的C100 · 1.39MPa(绝对压力,室温)。 .。 为了便于对脉管制冷机的性能进行分析,了解进入脉管制冷机的压力波形,在回热器热端的 进气管上安装了压力传感器(KPY46--R型),如图l所示。压力信号经过电路板放大后.通过 数据采集卡(NI 件开发的图形化用户界面上,实现了压力波形的实时监测嘲。 , 温度的测量采用四引线法,通过布置在一级和=级脉管冷端的两只铑铁电阻温度计(经中科 院低温计量测试站标定,精度为0.1K)、lmA恒流源(LakoShore120型)、带柏路通道扫描口的 7位半数字万用表(PREMA 显示在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的图形化用户界面上。由于通过GPIB卡完成数字万用表和计算 ”竭 表1二级脉管制冷机主要结构尺寸及蓄冷材料 回热器 脉管(Ⅲ) 蓄冷材料 (m) 250目磷青铜丝网1200 中59x130+ 第一级 qb26.3x280 砸u第二级 m45x60片+m0.3铅丸7449 qbl2x370(u19x190Er3Ni2859(新) 1,2一一级和二级回热器;3,1一一级和二级 脉管;5.卜小孔阀;7,8一双向进气阀;9一 第--d孔阀;10。11—气库;12—平面旋转阀: l:I一压缩机 图l二级脉管制冷

文档评论(0)

ww888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