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文化视野下解读-仁术犹不能容于扰攘之世.pdfVIP

社会历史文化视野下解读-仁术犹不能容于扰攘之世.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历史文化视野下解读“仁术犹不能容于扰攘之世 李永宸 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 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510006) 摘要:王士雄作为“不世出之良医”、“有清一代医中之伟人”,其“功盖前贤,学垂后世”, 但在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一代医学宗师竞“无事可为,无路可走”。吕大纲称这一历史 上少见的现象为“仁术犹不能容于扰攘之世”。本文试从社会历史文化角度来解读它。 “仁术犹不能容于扰攘之世”见于吕大纲为王士雄所作的《随息居饮食谱》所写的序跋 里。 “吾友海昌王君,抱有用之才,无功名之志,操活人之术,而隐于布衣。此海丰张雨农 司马以为奇人,而吾乡庄芝阶中翰称日隐君子也。余谓惟奇人斯能隐,王君身虽隐,而名望 日隆,邀游公卿数十年。知劫运酿成,莫从挽救,飘然归籍,贫无立锥,尝著《归砚录》以 见志。乃不数年,而遍地荆榛,砚田芜秽,痴无所用,身亦难潜。君号半痴,而提(颜)其 室日潜斋。今夏挈眷来此,米珠薪桂,并日而食,因纂《饮食谱》以掳(摅)怀,易字日梦 隐。噫!顾仁术犹不能容于扰攘之世,而欲追步希夷,隐于睡乡,以待承平之日哉!”n1 王士雄,字孟英,生于嘉庆十三年(1808),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潜斋” “半痴”“归砚”这三个字号别称室名,使用于19世40—50年代,这一时期是士雄学问和经 验的形成期,这三个字号别称室名凝聚着王士雄青壮年时期潜心学问、治病救人、积蓄经验 的人生经历。 到19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发生巨变,“遍地荆榛”“米珠薪桂,并日 而食”是这一变化之真实写照,并影响到做医生的王士雄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砚田芜秽, 痴无所用,身亦难潜”,并“易字日梦隐”,透露出伤感自己生在乱世、无法改变社会现状、 只有内心梦想着和平的情怀。此时“仁术犹不能容于扰攘之世”,作为医生的王士雄只能“追 步希夷,隐于睡乡”,即对世事无能为力,沉睡梦乡。 1861、1862年清兵与太平军激战于杭州,杭州城两次被太平军攻陷,吕大纲记录了当 时杭州军民死于饥饿和战争的惨状。“初,省垣以重兵自卫,糜饷年余,秋杪被围,至六十 余日,升米三千,斤蔬七百,草根掘尽,饿毙者以数万计。卒以兵溃城陷,死于锋镝及自殉 者亦以万计,而被掳与流传而死者,又不可以数计。千古名城,遂无噍类,蝗飞蔽天之祸, 竞至是耶!呜呼!惨矣!”“¨49此时的王士雄“无事可为,无路可走,悠悠长夜,枵腹无聊。 246 丐得枯道人秃笔一枝,画饼思梅,纂成此稿,题日《饮食谱》。”n埔序有感于杭州这一“千古 名城,遂无噍类”的惨状以及一代名医王士雄“无事可为,无路可走”,吕大纲发出了“仁 术犹不能容于扰攘之世”的感叹。 至于王士雄在中国医学史上的地位,有人将王士雄放到中国医学史的历史长河中进行纵 向比较,与医圣张仲景比不好说谁的医术更高,如果与北宋许叔微以后的医家相比,确实高 明多了。“余不知孟英之学,于仲景何如也?若以继叔微诸君之书,诚无愧矣!州21清代医术 全面超越前代,就有清一代医生中进行横向对比,别的医生理论上虽有贡献,若施之于用, 就不是完全行得通,而士雄之医,在理论上经得起推敲,在实践上亦经得起检验。“国朝一 切著述,莫不迈越前古医林……(喻昌、张璐、徐大椿、柯琴、黄坤载、陈修园)坐而言则 可,起而行则碍……(士雄)能铸古熔今,随机应变,可以坐而言,可以起而行,不愧为一 代之名家。”呦135作为临床经验总结之医案,杨照藜称:“王氏医案,议论精透,前无古人。” 【3】 王士雄在患者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地位,相传只要患者听到他论病用药,已觉疾病好了一 半。有如陈琳之檄文,治愈曹操之头风。“但使病者听孟英论病之无微不入,用药之无处不 到,源源本本,信笔成章,已觉疾瘳过半。古云:檄愈头风。良有以也。州2瑚其好友周光远 称其:“治病若天授”。∞h‘学识可造,而肠热胆坚,非人力所能及。此孟英所以为不世出之 良医也。”乜n05曹炳章则称其为“有清一代医中之伟人”。H1 世人无不经历生老病死,无不喜生厌死。仁术即起死回生之术,是世人对医生的期待, 亦是操是术者希望达到的境界。为何在19世纪60年代,在中国会出现“仁术犹不能容于扰 攘之世”现象呢?“仁术”和“扰攘之世”具体内涵是什么呢? 一、仁、仁心、仁人、仁术 孔子认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不仅称得上“仁人”,而且够得上“圣人”了凸1《论 语》。在孔子眼里,能广泛施恩于民众、救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