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生物学报,48(3):338—346(2009年9月)
Acta
PalaeontologicaSinica。48(3):338--346(September,2009)
中国孢粉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王伟铭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wmwang{孕nigpas.ac.cn)
提要 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今年迎来了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本文就中国孢粉学的发展历程作了简
要的回顾,重点列举中国孢粉学在地层孢粉学、第四纪孢粉学、孢粉形态学和应用孢粉学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研
究进展,并对中国孢粉学的今后发展提出展望,呼吁中国孢粉工作者不断开拓,利用当前孢粉学良好的发展机遇,
开创新的辉煌。
关键词 发展史研究进展展望孢粉学 中国
受培训而开始涉及孢粉。由于缺乏孢粉学理论和运
1 历史回顾 用工作基础,国外已有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得到
了较好的推广和借鉴。一些涉及孢粉学理论、方法
早在20世纪30年代,原中央大学地理系丁辅和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译作,如Fr.约纳斯的
教授在欧洲游学期间,就已注意到孢粉分析在地层 《花粉及孢子图鉴》、M.1I.波克罗夫斯卡娅等的
中应用的重要性。他曾专程去瑞典G.埃尔特曼处 《花粉分析》、G.埃尔特曼的《花粉形态和植物分
学习,之后又与英国和俄罗斯学者切磋,回国后在 类》和《孢粉学手册》等的及时问世,成为孢粉初学者
《地质论评》上就孢粉在泥炭、湖相沉积和煤的分析 重要的入门参考书,其影响颇为深远;而R.波脱尼
方法,以及在地层中的具体应用作了简要介绍(丁 的《化石孢子花粉的分类》,以及J.詹森尼厄斯和
辅,1938)。我国孢粉学奠基人徐仁教授,于1950年L.V.希尔斯的《化石孢粉属征索引》等译作,则对
在欧洲访问期间也曾去过G.埃尔特曼的实验室, 中国化石孢粉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
并已开始着手于地层孢粉的研究工作,如有关云南 时,徐仁教授的《孢粉学讲义》和宋之琛等的《孢粉分
中部泥盆纪孢子(Hsn,1950)等。但中国孢粉学的析》一书,也对中国孢粉学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真正发展是在徐仁教授1951年从印度回国后才开 随着中国孢粉学研究队伍的不断扩大,急需成
始的,1953年在地质部召开的学习前苏联地质学会立一个专门的学会组织以促进同行之间的交流和提
议上,徐仁教授曾作了有关前苏联的孢粉学及其应 高。原定1966年3月召开的孢粉学术专业会议由于
用方面的发言,引起大家的重视,于是便有了随后的 文革而耽搁。13年后,当筹备召开“全国第一届孢
孢粉煤层对比训练班,为我国培养了首批孢粉学工 粉学术会议”的时候,我国从事孢粉工作的人员已近
作者(宋之琛,2009;欧阳舒,2009)。 500人,涉及100多个单位,涵盖地质、石油、煤炭、
中国孢粉学在建国后的快速兴起,在很大程度 冶金、农业、医学、考古、地理和海洋等领域。出席
上迎合了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1953年,首个1979年3月在天津召开的“全国第一届孢粉学术会
孢粉实验室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建 议”的代表共计230人,分别来自石油、煤炭、地质、
立;1954年、1959年,原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科冶金、海洋、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等系统。大会就“孢
学院植物研究所也分别组建了孢粉实验室。此外, 粉分析方法”、“现代孢粉形态学”、“第四纪孢粉学和
在石油、煤炭、地质、冶金、海洋和高校等部门也相继 海洋孢粉学”、“第三纪孢粉学”、“中生代孢粉学”和
成立了自己的孢粉实验室或工作机构,大批人员接 “古生代及前寒武纪孢粉学”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为期
收稿日期;2009—07—17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