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文学关系论.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辽金文学关系论 胡 传 志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宋辽金三朝是前后相继而有所交叉的特殊时期。公元960年赵宋 王朝建立之初,北方已有强大的契丹王朝。契丹人耶律阿保机907年 即夺得汗位,916年称帝,建立辽王朝,936年占据后晋的幽蓟十六州, 势力逐步扩大,直到1125年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人俘获,辽与宋一直 对立共存,长达166年之久。而在白山黑水的东北,女真人突然崛起, 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大金”,10年后灭辽,接着便给宋王朝以 致命的打击,将赵宋王朝永远地赶到了江南一隅,成功入主中原。1234 年,南宋与蒙古联手,终于消灭这一与之对立110年之久的宿敌,可惜 宋王朝未能借机实现重回故土的梦想,却迎来了最后的死敌——蒙古 人。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东征西讨,1211年开始直接威逼 金王朝,与金廷争战20余年后由成吉思汗之子窝阔台结束金源国运, 开始直接面对南宋王朝。45年后的1279年,忽必烈的铁骑跨江越海, 掀起惊涛骇浪,腥风血雨,将南宋王朝彻底埋葬于海底,统一了中国。 在这三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政治风云变幻多端,各方关系错综复杂, 任何一方实际上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 政治的特殊性造就了文学的特殊性。就像政治不能孤立存在一 样,各方文学也不能完全割裂开来。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不仅牵涉到 每一方文学的发展,还牵涉到10一13世纪中国文学的全局,牵涉到多 民族中华文化的融合过程。兹事体大,而论之者鲜,故笔者不揣浅陋, 拟就此展开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焉。 宋辽金文学关系论·287· 一、辽与宋的文学关系 契丹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有其民族独特的语言文学。与汉族政 权接壤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民族文化与生俱来地带有强大的汉语文化 的因子。他们的契丹大字是“汉人陷蕃者以隶书之半,就加增减”①而 成,契丹小字也类似方块汉字。地道的契丹语文学亡佚殆尽,当代出土 的契丹语碑刻几乎无法释读,但可以肯定的是,契丹语文学不可避免地 承载着汉语文学的精神。辽代寺公大师用契丹语写成的《醉义歌》,由 耶律楚材译成汉语七言歌行②,其精神是借重阳饮酒赏菊抒发与陶渊 明、李白相通的高远旨趣,与汉语诗歌传统并无二致。或许由于契丹语 言文字不够发达的原因,从现存文献来看,契丹人创作的更多的是汉语 文学。这些汉语文学除了继承汉语文学传统之外,还受到与之对峙的 宋代文人的启示。 众所周知,辽宋文学主要有两个联系纽带。一是双方互派的国信 使。辽宋对峙时期,大约124年有使节往来,使节人数在1600人左 右③,如果加上随行服务人员,实际队伍远大于此。双方使节中都有一 些高水平的文人,尤其是宋方,派出了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等一 流文人,使得这一外交活动具有了突出的文学交流意义。这种交流当 然不平等,宋代文学以其压倒性的优势,向辽单向输出,辽人基本是个 接受者的角色。二是图书的传播。出于对宋代文学的喜爱,辽方通过 国信使、榷场等途径大量搜集宋人图书,以致引起宋人的警觉。1027 年,有宋臣针对流传到北方的许多文集中涉及到边防机要,建议禁止图 书的北传④。后来,北传的书籍越来越多。1089年出使辽国的苏辙在 对方境内不仅发现其“家集”,惊讶地告诉苏轼,“谁将家集过幽都,逢着 ①《五代会要》卷二九《契丹》。 ②《湛然居士文集》卷八。 ③参见傅乐焕《辽史丛考·宋辽聘使表稿》。 ④《宋会要辑稿·食货三八之三0》。 ·288·谁是诗中疏凿手 胡人说大苏”①,还发现宋朝民间开版印刷的书籍,“北界无所不有”, “多已流传在彼”④。毫无疑问,这些使辽文人和宋人典籍是辽人最直 接的学习、模仿对象,会激发辽人的创作兴趣和热情,提升其创作水平。 但由于辽代文献传世较少,当年这种显而易见的影响如今已变得模糊 不清,致使一般论著都避而不谈。至于辽代文学对宋代文学的逆向影 响,更是付之阙如。其实细加检索,仍然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鼎盛时期。他最引人注目之处不是他自幼喜爱汉语诗歌,“十岁能 诗”③,而是他特别喜爱白居易诗歌,据说他曾“亲以契丹字译白居易 《讽谏集》,诏臣下读之”④,还声称“乐天诗集是吾师”⑤。他的这些主张 和举措主要是在1009年亲政之后,同时也是在结束双方断交25年历 史、缔结澶渊之盟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