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艳
他乡?故乡?
——论印尼华文文学中的家国观念
在海外华人中,大概没有比印尼华人经历过更多历史曲折
的了。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后,中印两国解决了印尼华人
的双重国籍问题。然而,相当多的作家仍保留着中国国籍,他
们站在华侨的立场,面向印尼进行文学创作。直到1965年
“九卅政变”发生之前,印尼的华文文学作品充溢着对新中国
的赞美和向往,很多作品描述了当时印尼华人的回国热潮。本
立的小说《妈妈的生日礼物》写于1964年,其中就写到妈妈
把爸爸送给她的回国盘川全部转赠给孩子们,以供他们“一个
个搭上北返的船,到祖国去看看祖先的故园,并采取更深奥的
知识”。①而诗歌《荔枝欢》用生动诙谐的语言写了一个老华侨
回国后的见闻,虽也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的感慨,更多的却是一偿宿愿后的喜悦。②身在他乡,心系故
乡,感情单纯而强烈。在这些作者的心里,“故乡”和“他乡”
的概念是明晰而确定的。
1965年“九卅政变”失败,所谓“新秩序政府”上台,
753
多,丸,丈,札,语,境,专,诚,绰,欠,爻,每
华文华语被禁,华校、华人组织被封,印尼华人社会进入了长
达三十几年的黑暗时期。政府的强行同化政策,再加上与印尼
原住民的不断融合,文化层面上的潜移默化,印尼华人对自己
身份的认同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大多数作者都自觉认识到,
“自身是印尼民族的不可分割的一个部族,自身是印尼人民的
不可或缺的一个分子”,④应该以印尼公民的身份来反映印尼的
现实生活。在谈到印华文艺今后的发展方向时,严唯真进而提
出了“根植印尼而面向世界”④的主张,这实际上也是印华文
艺界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
此时,印尼公民的身份得到了印尼华人的普遍承认。明芳
写过一个年轻的华裔医生柏拉玛纳,他不但取了一个印尼名
字,而且告诉作者:“我是华裔,但我是印尼公民,我只是尽
了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而已。”⑨这也是许多印华作家的共同想
法。东瑞就曾高度赞扬高鹰作品中的“浓厚本土意识”,认为
他“热爱流过血汗的土地”,完全是理所应当的。⑥印华作家歌
颂祖国印度尼西亚,强调自己是印尼公民,决不只是应时应景
而作,而是发自他们的真心。他们绝大部分都是第二甚至第三
代移民,在几代人与印尼原住民的漫长融合中,印尼华人已经
告别了从前的“叶落归根”心理,逐渐“落地生根”。但是,
自身的认同并不等于社会的认同,印尼国家政权和主流社会并
没有给予他们相同的回应。他们作为印尼公民承担了责任和义
务,却未享受到应有的基本权利。熬过战火纷飞的岁月,他们
又掉入了暴乱动荡的深渊,华裔身份竞成了最大的祸根,以至
于心跃称自己为“被历史、被命运、被幻想驱策、愚弄的北国
后人”④。从那些描述1998年印华社会特大劫难的作品中可以
看出,印尼普通华人是如何恐惧自危而又愤慨难平的。谢潜芳
在“劫后”如此“感怀”:“从不知道什么是百家姓/不懂乡音
张诅
传/统/的/现/代/转/型/和/海/外/华/文/文/学
怎样发音/记不清是龙的传人或是/虫的传人——但忽略了/细
眼黄肤是最大原罪/却从未有人倡议/整容换肤 改眼换脸/
是消灾避祸最佳灵药、灵符”,“姑息——像鹊的巢蚕的茧/
金丝燕的吐尽/辛劳心血无休止/一代复一代任由/侵犯、掠夺
现成成果”。⑧整容以避祸,道尽“细眼黄肤”的华人的悲哀,
而这悲哀又像是走不出的迷宫。不管如何努力融入印尼社会,
却始终未能改变被排挤的命运,也许这就是印尼华人最大的悲
哀。
而在另一方面,内在的华夏情结又造成了他们无法摆脱也
不愿摆脱的另一重身份——炎黄子孙。尽管已自认为印尼公
民,但他们的心却时时牵挂着遥远的北国。几乎所有的现代印
华作者都是生在印尼,长在印尼,其中很多人可能从未踏上过
中国的土地,即使是这样,就像明芳所说:“父母的故乡在海
的另一边。我没踏上过故乡的土地,也没喝过故乡的水;但父
母亲的乡音,却随着血液,随着亲情,传到了我身上。”⑨这种
血脉亲情,正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最稳固最难舍的情感联系。
然而,在他们苦苦地维系着这一脉血缘的时候,他们却发现,
“故乡”早已不是他们的故乡。刘昶在作品中讲过一个凄凉的
故事。他的一个童年伙伴梁有权在1966年的回国热潮中满怀
着激情北归,然而,中国大陆的动乱却夺去了他宝贵的青春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区块链技术及在金融业的应用【论文范文】.doc VIP
- 二 《微写作•抒发情感》(教学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精讲课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pptx VIP
- CTF信息安全竞赛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大全-下(多选、判断题汇总).docx VIP
- 跨文化交际中英文化对比教学课件Unit-2-Clothing-and-dress-codes.pptx VIP
- 武汉-海绵城市建设施工及验收规定.pdf VIP
- 重庆山区烟草种植规模:现状、影响因素与发展策略探究.docx VIP
- 《早睡早起》优质课件.pptx VIP
- T_CACM 1486-2023 广地龙质量控制技术规范.docx VIP
- 3503-J413管道无损检测数量统计表.doc VIP
- 数据安全管理制度.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