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南北文学的分野和对峙.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远清 台湾南北文学的分野与对峙 20世纪末的台湾文坛,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一是以台 北为基地,在城市现代化的导引下,延续中华文学的传统,创 作具有鲜明中国意识的作品和色彩缤纷的都市文学;二是以南 部为主的《台湾文艺》、《文学界》、《文学台湾》为基地,延续 乡土文学的传统,用异议和在野文学特质与带有泥土味的“台 语”创作小说、散文、新诗,书写他们的所谓“台湾民族文学 论”、“独立的台湾文学论”。 对此种现象,我们借鉴英国评论家雷蒙·威廉斯在《乡村 城市》(1973年)一书中,拈出代表两种人类社区经验的“乡 村”和“城市”名称来诠释16世纪以降的英国文学及英国人 观念变革的做法,将台湾文坛的分化用“城市/台北的”和 “乡村/台湾的”或“统派/台北的”和“独派/台湾的”这两组 符号名之。①这里所用的“城”/“乡”符合对比意象,“台北 的”/“台湾的”所显现的则是政治、经济及文化核心象征意 义,这些均成为当下台湾文坛一组绝妙的原型性意象。 台北是亚太经济名城。它的文学有政治化、工业化、商业 386 警,爻,爻,毒,弋f魄,氨,愉,捧,写 化的历史情境。作为台湾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台北,从50年 代起,蒋介石就一直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把台北当成防止 台独势力渗透、遏制分离主义思潮发展的样板——连台北大街 小巷的名字都由大陆的城市名组成,可见蒋介石将台北彻底 “中国化”的良苦用心。蒋氏父子一直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 个省,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文化上,中国的人文传统 一直规范着台湾文化,中原文化为台湾文学开启山林,注入风 韵。在强势中国文化的支配下,“台湾文学不是中国文学”作 为主旋律在台北难于演奏起来。 国民党的政策长期以来是重北轻南,对南部控制的放松致 使那里成了台独势力的集结地。陈水扁当选“总统”的选票, 大部分由南部选民提供。但台北市则不同。即使民进党上台 后,台北仍然是“蓝色”而非“绿色”,仍是国民党的天下。 国民党与民进党无论是党纲还是具体的政治实践,均有重大的 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台北文学的政治色彩和作家队伍 的成份:以统派居多。作为左统而非右统的陈映真,便是统派 作家中的另类代表。他的中篇小说《忠孝公园》,以敏锐的嗅 觉描写了民进党上台后沦为在野的国民党及其追随者的震惊和 愤慨,字里行间贯穿着对独派的严厉批判。台北不仅统派作家 居多,而且全台湾的统派或具有中国意识的传播媒体、出版机 构、文学团体几乎都集中在这里。即使独派势力在不断渗透, 有些统派媒体也开始动摇甚至被招安,但台北仍然是当下统派 文学家的大本营。以弃笔从政的龙应台而论,她在当台北市文 化局长期间,所营造的也是儒家文化而非褊狭的台湾本土文 化。正因为中原文化在台北占上风,且这里享尽各种资源、资 讯的优势,故许多激烈的统独斗争都选择在这座城市的媒体上 进行——如世纪末的经典文学之争、《联合文学》上演的“双 387 多,丸,爻,他,语,琉,普,诫,华,丈,爻,洋 陈”(陈映真、陈芳明)大战。 台北是一个移民城市。那里的移民以大陆人为主。社会上 流行的是以北京话为基础的国语,作家们的书写工具也多半为 标准的汉语。“台湾的”文学与“台北的”文学另一个重要分 野正在于前者挑战国语,提倡用“台语”写作,并企图用这种 舍弃中文写作的“台语文学”去颠覆中国文学。从这种国语/ “台语”的语言分歧方面,可看出“台北的”/“台湾的”文学 “不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城市与乡土的区别,而是来自文化建构 的台湾与中国的语言分裂”②。其实,台湾语言也是中国语言 的一种。人为地将其分裂,为的是分割台湾地区文学,即分裂 中国语言的“台语文学”与用标准汉语和中原意识书写的在台 湾的中国文学。这两种文学的对立,为人们观察90年代台湾 文学的分化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如果说蒋家王朝时代台北过于政治化的话,那80年代后 的台北却过于商业化。本来,政治民主化及经济起飞、商业繁 荣、资讯发达是好事,但政商两股力量的结合却造就了相当功 利的台北文化及文学。台北都市化的进程,还在60年代就改 变了台北的文坛格局,它使严肃文学读者市场缩小,出版维 艰,而琼瑶们的言情小说因出版社有利可图,便占据了文坛的 重要地位。从80年代开始,文学出版被当成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